我國每年新增6000名口腔癌患者,且高比例為中晚期患者。過去國際上認為第四期局部侵犯程度較深(T4b腫瘤)的病人應接受非手術與放化療,不過林口長庚醫院研究發現,這群人接受手術治療反能提高三成存活率。
林口長庚醫院回顧分析口腔癌患者的治療情形與五年存活率,發現大部分T4b腫瘤患者可用開刀方式切除乾淨,接受手術者有五成存活率,而非手術者約只剩兩成存活率。換句話說,這群患者若接受手術治療,可提高三成存活率。
另外,過去國際治療準則建議,腫瘤大於4公分(T3腫瘤)或腫瘤侵犯神經等中度危險族群,需接受術後放化療。但林口長庚醫院觀察,兩成八的患者不用接受放化療,仍有相當好的存活率,且少了放化療的副作用,擁有較佳生活品質。這項治療準則今年9月獲刊於美國放射腫瘤學會官方雜誌(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改寫了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與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過去的治療建議。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廖俊達表示,口腔癌手術對組織破壞性高,約有五成五的病人被切除骨頭,三成三的病人被切除皮膚。但術後放療將二度傷害組織,且放療有許多副作用,嚴重可能放射性骨壞死,因此醫師應替病人作完整評估。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頭頸癌團隊因建立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獲頒今年度國家生技醫療品質(SNQ)醫療院所類金獎。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