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
52歲的邱先生,兩年前罹患口腔癌,即使癌症使他嘴部無法完全閉合,吃飯講話常流口水、漏食物,他樂觀面對病情,擔任志工,宣導口腔癌防治。
邱先生曾是砂石場內勤人員,18歲開始抽菸、嚼檳榔。他說,嚼檳榔、抽菸,在他的職場是人際關係橋梁,貨車司機常常互請菸、檳榔,拉近距離,「沒有這些東西,好像就不知道該怎麼聊天、社交了。」但下班後,他並不會特別去吃檳榔。
「雖然很早就知道菸、檳榔可能致癌,但總想著自己應該沒那麼衰。」邱先生說,自己雖有菸癮,檳榔卻吃不多,因此覺得這些壞習慣對身體傷害應該不大,直到口腔出現白斑,才開始戒檳榔,友人勸他去接受篩檢,才發現罹癌。
發現時,診斷為口腔癌第二期,住在宜蘭的邱先生接受醫師建議,到台北治療。第一次赴北部醫院檢查時,邱先生利用等待時間到醫院裡的書局翻閱書籍,發現很多宣稱抗癌的書,教人不要接受化療,加上當時看到口腔癌患者接受治療的副作用,心中意念開始動搖。
他決定先在家裡,每天練習氣功、吃生機飲食。
結果病情沒有好轉,幾個月後,右邊臉頰開始出現一顆像痘痘的紅點,漸漸潰爛成一個大洞,吃飯、喝水,都會從洞中流出來,他才驚覺,應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那時口腔癌已惡化成第四期。
在完成8次化療、33次放療後,邱先生在陽光基金會邀請下,擔任志工,巡迴宣導口腔癌防治,隨身攜帶他治療前右臉開花的照片,用自己的經驗鼓勵病友。他說,很多病友對自己的病情太過緊張,自己嚇自己,反而對病情不好。
由於外觀可能受影響,一項調查顯示,口腔癌患者自殺率名列台灣癌症患者自殺率第二名。
樂觀抗癌的邱先生說,治療過程中家人沒有特別把他當病人對待,在家人支持下,他透過看書等方式,度過治療歲月,順利走過人生低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