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嘴巴破洞連續兩周不癒,或頸部、口腔有硬塊,小心罹患口腔癌。醫師表示,口腔癌患者別因害怕外觀改變,不敢治療,病情若惡化,反而必須大範圍切除。
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舉行「重新─微笑吧!」徵文比賽,獲得冠軍的蕭先生與妻子、兒子昨天一起出席,他以過來人心情,呼籲病友勇敢抗癌。
蕭太太表示,先生經常抽菸、喝酒應酬、大口吃肉,每天至少兩包檳榔。年初蕭先生舌頭破皮,一個多月都沒痊癒,醫師懷疑是口腔癌,安排隔天開刀。沒想到蕭先生臨陣脫逃,選擇聽信友人偏方,結果病情惡化,3個月後,癌細胞轉移至淋巴,必須手術切除,讓他懊悔不已。
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理事長侯勝博表示,不少民眾罹癌卻不敢治療,擔心外觀及聲音改變,手術造成顏面缺損。其實,初期手術僅在頸部留下7至8公分疤痕,外觀影響不大,若延遲治療,癌細胞擴散,可能得切除顏面、嘴唇、下額骨等,必須用大腿皮膚及小腿骨頭修補顏面,影響社交及日常生活,不少人罹患憂鬱症。
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詹佳達說,癌症患者有二至三成罹患憂鬱症,口腔癌僅次於胰臟癌,在癌患憂鬱症排名第二。美國歷時30年的研究也指出,口腔癌患者自殺率是一般人3.5倍。
侯勝博強調,早期口腔癌治療成功率8至9成,第四期只剩5成,30歲以上有抽菸、嚼檳榔習慣者,應至口腔外科做免費口腔篩檢。另外,平時以手指觸摸口腔內頰膜或舌頭下方,一旦發現硬塊、疼痛或粗糙感,應就醫檢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