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攝護腺癌每年新增約5300人,但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手術後多少影響勃起功能,加上年紀愈大手術風險愈高,若癌細胞轉移了,開刀也無效,此時可靠荷爾蒙治療搭配放射線治療,讓男性患者保有一定生活品質更為重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柯宏龍表示,當器官組織發炎久了,就會發生病變,攝護腺也是,當慢性發炎增加,攝護腺癌發生率也跟著增加。而攝護腺癌主要的危險因子是家族史,其次為抽菸。
柯宏龍說,只要自己父親、阿伯、叔叔或兄弟曾罹患攝護腺癌,「你罹癌的風險就高兩到三倍」。但攝護腺肥大患者有排尿困難症狀,攝護腺癌反而症狀不明顯,所以提早篩檢非常重要,一旦有了疼痛症狀,癌細胞恐已經轉移。
攝護腺癌怎麼檢查?柯宏龍表示,檢查必須靠肛門指診和抽血檢驗,同時要搭配「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檢驗。PSA指數4以下發生率不到15%,當指數升高至4到10,罹癌率約25%。指數超過10,罹癌機率更高達50%。
只是PSA很敏感,可能性行為射精後或接受膀胱鏡檢查後,指數都會升高。柯宏龍說,真正確診還是要靠切片檢驗,PSA檢驗不是最準確的結果。現在有最新的PHI攝護腺健康指數篩檢,經公式計算更精準,但國內目前尚未普及。
若不幸罹患攝護腺癌,柯宏龍說,接受傳統根除手術必須挖很大的傷口,一定會傷到神經,所以術後會有尿失禁及勃起功能障礙等併發症。最近有內視鏡和達文西手臂手術,併發症少,也保留約五到七成的勃起功能,維護男性雄風。
柯宏龍表示,在「用進廢退」理論下,當術後性行為變少,陰莖確實很可能萎縮。若男性很重視勃起功能,目前臨床提供陰莖復健、藥物及震波治療,對勃起功能有一些幫忙。
柯宏龍強調,攝護腺癌治療上應考慮罹癌期別,最重要的關鍵是「年齡」。通常建議一二期年輕患者透過開刀切除病灶,但年紀大了建議採荷爾蒙治療搭配放射線治療,不一定要開刀。當有抗藥性,還有第二線化療及免疫藥物可用。
柯宏龍說,研究發現,荷爾蒙治療搭配放射線治療,和開刀治療的結果是看不出差異的。所以要接受怎樣的治療,應考慮術後預期餘命多久,癌細胞是否已轉移等,不然開刀有風險又沒增加生命延長,不少男性更想要「保根」。
55歲以上是攝護腺癌的高風險群,柯宏龍提醒,民眾應特別關心55歲以上男性親友健康,建議每年做攝護腺癌篩檢,即早發現和治療。
有人認為多吃番茄、包心菜、花椰菜、豆製品及魚肉等健康食物能預防攝護腺癌,而吃高脂肪及加工肉品則會增加罹癌率。柯宏龍說,目前飲食對攝護腺癌的影響尚未有大規模研究證實,但維持好的飲食習慣,對健康一定有好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