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雍偉指出,攝護腺癌若為初期,細胞分化狀況佳,進展風險低且預後好,評估病人生命存活期能達10至20年,可採「積極監測」,定期抽血檢查,當病情一有變化或硬塊變得明顯,再切片檢視癌細胞變化,當可能危害病人生命時,再採積極治療。
若患者身體狀況較差或有其他共病,預期生命存活較短,則會採取「觀察等待」,無固定追蹤期程,當腫瘤造成症狀或轉移時才進行治療,臨床常見臥床攝護癌患者患有其他更嚴重的疾病時,多死於其他疾病而非攝護腺癌。
對於攝護腺癌第3期,若患者年紀較輕、身體狀況佳仍可採手術治療,但年紀較大、手術意願不高的患者,可採放射線及荷爾蒙治療,降低手術及日後復發風險。家族有攝護腺癌病史,男性在40、50歲時,應預先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
💪更多健康推薦
‧77歲母月領1萬多元清貧節儉 兒偷看手機驚見:原來是隱藏版富翁
‧60歲婦甩結縭四十年丈夫「成功爭到房產」面對三大失算超後悔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