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死亡率低 這原因卻讓存活率剩一半
攝護腺癌高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6位,台灣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其中30%發現時已是晚期、轉移性攝護腺癌, 有80%至90%病人轉移的部位是到骨頭。 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表示,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有症狀也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容易被忽略,導致確診攝護腺癌時,已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的機率偏高。但與其它癌症相比,攝護腺癌的死亡率相對較低,攝護腺癌第一期到第三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後,10年存活率可達95%,但如果到了第四期已轉移後才發現,10年存活率就下降到48%。
張延驊醫師指出,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切除、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癌細胞可能產生抗藥性,化學治療一般則用在去勢抗性的病患。而即使是晚期合併骨轉移的攝護腺癌,仍有不同治療方式可提升生存率。
一位72歲的林老先生,出現頻尿、尿流細小等症狀,以為是老化現象而忽略就醫,後來因骨頭開始劇烈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並已發生骨轉移。因攝護腺癌成因與男性荷爾蒙有關,起初林老先生採用荷爾蒙療法,以藥物抑制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細胞的刺激,但約1年後產生抗藥性,骨頭又開始劇烈疼痛,攝護腺癌復發。後來採用近年較新的「同位素療法」,在完成鐳-223的療程後,林老先生已能自由行走,恢復生活品質。
張延驊醫師分析,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時,會產生生骨性病灶,癌細胞破壞骨骼結構,骨頭變得脆弱、疼痛,易發生病態性骨折、脊椎塌陷嚴重,不少晚期病患即因骨折離世。同位素療法是將二氯化鐳Ra-223經靜脈注射至體內,因鐳223與骨骼合成重要成分「鈣」化學結構相似,所以會跑到有骨骼轉移的病灶,鎖定癌細胞,釋放強大的放射線,引發高頻率的能量讓雙鏈DNA斷裂,殺死癌細胞。同位素療法便利性高、無痛,副作用多為腹瀉,適合發生骨轉移且骨頭疼痛的病人,但不適合轉移到其它內臟器官的患者。
張延驊醫師建議,4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做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檢查(PSA)和肛門指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攝護腺癌。要預防攝護腺癌或是避免復發,除了定期篩檢,也可適當運動、抒解壓力,多攝取防癌食物,養成低脂高纖的飲食習慣。他強調,攝護腺癌需要長期治療控制,就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患者應做好心理調適,與病共存、樂觀面對,抗癌之路就能走得更長遠。
附件1:攝護腺癌各期治療策略
資料來源:張延驊醫師
1.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http://www.mohw.gov.tw/news/572256044
2.2015年健保資料統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師教你2種生活習慣+7種食物助預防
癌細胞轉移骨頭「躺床都痛」治療後生活如常且獲控制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長效型荷爾蒙控制病情 減少就醫奔波
7旬伯血尿服藥一周後仍未改善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常跑廁所就應多注意 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
醫病天地/攝護腺癌初診 中彰投3成半骨轉移
小毛病不要拖!小黃司機積極抗癌 排尿改善還重振雄風
中部男性健康隱憂!攝護腺癌初診病患三成半骨轉移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男性40歲後頻尿 小心「男人癌」上身 少吃高脂肪食物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47歲男頻尿、解尿慢 切片檢查竟罹攝護腺癌第二期
健診數據PSA升高,就是罹患攝護腺癌?專科醫師給答案
微創手術切除攝護腺癌 94歲退休飛行員術後正常生活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與歐美同步新世代影像檢查 攝護腺腫瘤一次揪出
每天喝幾杯咖啡可能會降前列腺癌風險?研究揭密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活得夠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醫病天地/沉默疾病攝護腺癌 發生率第4名
台中榮總攝護腺癌病友會 婦人問:丈夫能重振雄風?
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 醫師教你預防之道
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教授:貿然去做就悲劇了
醫院免費為男性篩檢攝護腺指數 病友捐百萬響應
攝護腺癌檢查 新式攝護腺切片精準更安全
全身骨疼竟罹晚期攝護腺癌 醫籲50歲以上男性做PSA檢測
猜你喜歡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隆乳怕乳房攝影或切片消風 醫:填充物不會受損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