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在的淋巴癌 任何年紀都可根治
台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高偉堯表示,從病理形態及臨床表現的差異來看,惡性淋巴瘤(俗稱淋巴癌)分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何杰金氏淋巴瘤。根據統計,何杰金氏淋巴瘤罹患率以西方人占多數(歐美比例是4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則是東方人罹患比例較多(90%以上)。淋巴癌的成因至今不明,醫界大部分認為與體質、化學物質、病毒感染有關,病人本身的免疫功能缺損更可能是重要因素,反而家族史及遺傳引起的原因較少見。
「因為是從淋巴系統長出來的瘤,所以除了會長在頭頸部、腋窩或鼠蹊部的淋巴結上,也可能長在任何一個內臟器官組織上」高偉堯主任提到,淋巴癌具有難捉摸、多類型,且無所不在的特性。淋巴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一般不會痛,也不會紅腫,有別於淋巴腺發炎;較後期則可能會出現發燒、體重減輕、盜汗、貧血以及器官被侵犯的症狀。
各年齡層發病機率平均,所以淋巴癌無明顯的好發年齡。在臨床上,高偉堯發現,當年紀較輕者罹患時,都會採取積極治療,多數患者經過完整化療療程後,淋巴癌根治、不再發病的機率很高;然而患者若是年紀較長者,往往消極面對,甚至放棄治療。淋巴癌的病人若不接受治療,平均存活率不超過一到二年,但接受適當治療者,治癒的機率約占60%到70%,七年以上的存活率約占所有淋巴癌的40%左右。
高偉堯說,淋巴癌對化療的敏感度高,不論是任何年齡層,都有治癒的機會,相較於其他癌症,化學治療用在淋巴癌的治療成效更顯著,年長者罹患淋巴癌千萬不能輕易放棄,只要遵照醫囑,做適切治療,年長者仍舊有治癒的機會。
高偉堯提醒,淋巴癌雖然有無所不在又難測的特性,但只要多留意身體變化,一旦發現淋巴結腫大,務必立即找專業醫師仔細檢查評估,不論任何年紀,都有治癒的機率。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阿信」編劇淋巴癌逝世 醫師:出現3症狀要及早就醫
誤以為裝病!女童8次送急診查不出問題 最後竟確診為淋巴癌
6個類似感冒症狀,小心是癌徵兆! 過度疲勞、熬夜、重口味都 是危險因子
淋巴癌攻略 幫你理清抗癌路
分型太複雜 「淋巴癌攻略」app助病友不再霧煞煞
大學前校長患淋巴癌 分享成功抗癌經驗呼籲樂觀面對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無法篩檢 醫師籲高危險群留意
淋巴癌患者新希望 三總啟動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國中少女咳嗽皮膚癢 竟是淋巴癌
健康醫點靈/淋巴癌新標靶藥物 副作用小、健保給付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別把這些徵兆誤以為老化現象
發燒、咳嗽以為是肺炎 女大生差點因罕見淋巴瘤送命
男大生脖子突起一串葡萄 竟是惡性淋巴瘤入侵
男子罹患鼻腫瘤誤為青春痘 腫得像雞蛋般大才就醫
會「跑」的腫瘤!淋巴瘤易全身流竄、常光顧5個器官
60歲伯脖子腫不會痛 竟是罹癌轉移到淋巴
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癌嗎?醫師教你分辨良惡性有何差別
淋巴癌末期竟然痊癒 她靠這些堅強與病魔奮戰
不只淋巴結腫大!發燒、易倦、打寒顫都可能是淋巴癌前兆
台灣無隆乳得淋巴癌病例 醫:但數字可能低估
隆乳可能提升淋巴癌風險 衛福部寫進手術同意書
隆乳恐致癌 台灣監測慢半拍?
隆乳可能導致淋巴癌? 醫師:以西方國家為多
隆乳有淋巴癌的風險?民團、立委批衛福部怠職未告知
血腫科護理師退休後自己也罹癌 自體幹細胞移植救命
同樣是淋巴癌…為何徐婷走了 李開復卻活下來?
喉嚨痛竟是淋巴癌 96歲阿公勇敢抗癌
老當益壯 9旬翁口腔淋巴癌接受化療
腫瘤護理師母女檔 單車旅遊攝影抗淋巴癌
男子頸部、鼠蹊部腫塊腫大 淋巴癌上身
猜你喜歡
莫名胃口差、常脹氣小心是胃癌! 醫警告:這些用餐習慣恐增罹癌風險
5年存活率是關鍵!治癌醫曝癌症治療前先做7件事
50歲女不菸不酒 竟一口氣長出10顆原發性肺癌
輕斷食、生酮飲食助抗癌?權威期刊《Science》有初步答案
身體出現6症狀,恐是腎臟快壞了!醫示警:有三高者風險暴增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只輸北韓!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2 抽菸、環汙是危險因子
檸檬、芝麻油、無糖優格...就可打造抗癌體質!日本癌症權威獨創「防癌飲食8法」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阿信」編劇淋巴癌逝世 醫師:出現3症狀要及早就醫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女子臉腫脖子脹「高音唱不上去」 就醫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羅瑩雪乳癌病逝/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乳房痛原因
2021癌症論壇/朱俐靜:癌症是老師 教我接納不完美
便祕7天竟是大腸癌 醫師做大腸支架解病痛
蕭彤雯揪出0期肺腺癌!胸腔科醫提醒留意5不明顯症狀
長年乳頭凹陷想做整形 組織切片化驗卻檢出乳癌原位癌
2021癌症高峰論壇/邰肇玫敘事療法 朱俐靜與身體共處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2021癌症高峰論壇/乳癌卵巢癌復發 靠基因大數據預測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高燒不退竟是血癌 醫師提醒出現這四個徵兆要留心
不抽菸無不良嗜好的她性情大變 竟是肺腺癌合併腦轉移
2021癌症高峰論壇/不菸不胖 抗癌打底一半靠飲食
如何遠離乳癌? 醫:出現6大症狀需提高警覺
2021癌症論壇/晚期肺癌第一線 標靶治療超前部署
2021癌症論壇/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重視心臟健康 可降低癌症罹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