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魔術師 作家韓良露57歲病逝
韓良露一九五八年生,卅二歲時移居倫敦,八年後為照顧父母返台,意外開啟她對「台北學」的探索。
許多國際友人來台,認為台北最美、最具文創潛力的是街區與巷弄。韓良露可以說是最早挖掘、發揚台北巷弄美學的伯樂。她認為台北大安區和巴黎聖日耳曼區很像,擁有全台密度最高的咖啡館與書店,展現人文與美學相遇的能量,可以成為代表台灣文化的創意街區。
韓良露為此移居大安區,二○○六年和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合作創辦「南村落」。她以此地為據點,以藝文社會企業方式舉辦超過千場文化活動,以多元、獨特與創新方式詮釋台北文化。二○一三年,她獲「台北文化獎」個人獎,被譽為「城市的文化魔術師」。
韓良露將全部心力投注於「南村落」,九年不曾出書。去年她卻一口氣出版「文化小露台」、「良露家之味」等四本書。去年十一月為「良露家之味」舉行的發表會,是她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她出席時暴瘦廿多公斤,透露暫停「南村落」事務。
她在發表會表示,去年四月決定「讓人生轉個彎」閉關寫作,一口氣「把沒出的書出完」。發表會請來好友列席,韓良露滔滔講了一個多小時自己的人生與體悟,彷彿向朋友告別。為該書寫序的另一位美食家王宣一,上月在義大利猝逝,令人唏噓。
但韓良露當時並不知死亡已悄然到來。楊澤表示,韓良露之前有子宮肌瘤問題,一直到今年一月出國旅遊,途中劇痛返台檢查,才知已到子宮體肉癌末期。韓良露曾在英國學占星術,她去年曾占星得知自己將遇一劫,沒想到竟是這場死劫。
許悔之轉述韓良露之夫朱全斌的話表示,她一生「快意人生」,面對死亡也不拖泥帶水、不願打擾親友與媒體,僅將病況告知幾位好友。她在病中告訴好友,人生追求「真善美」三字,但覺自己只做到了「真」與「美」,「善做得不夠多」,希望親友為她補足這一點。
韓良露擅寫飲食。在最後一本書「良露家之味」中,她表示父母、阿嬤與許多向她分享味覺體會的人,離世後反而更能「有味一同」」。親友們也相信,韓良露的「味魂」也會與讀者同在,豐富讀者平凡的日常飲食。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消除子宮頸癌 婦癌專家:讓小男生也接種公費HPV疫
熟女腹漲便秘糞細如筷 竟是卵巢癌末期
性愛跟香菸一樣危險?WHO:癌症死亡人數20%起因於性交流
孕期青梅竹馬老公偷吃 8年後罹子宮頸癌的她最後悔這事
卵巢癌易復發 標靶藥物助延緩
子宮內膜癌移轉肺部 54歲女接受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
自然孔腹腔鏡手術興起 醫:縮短住院但得自費
85歲阿嬤肚子圓鼓鼓 手術取出2.5公斤水瘤
中年發福、小腹變大不以為意? 當心「沉默殺手」找上門
卵巢癌子宮頸癌新藥首納給付 婦產醫:不滿意但可接受
子宮頸抹片檢查得上婦科診療台 這五件事最好避免!
女星發現子宮頸病變 醫:非罹癌籲女性可做抹片等檢測
三防線防子宮頸癌 國健署籲女性勿因疫情而忽略定檢
初期症狀與腸胃道疾病超像! 40歲以上女性要慎防「無聲癌」
別小看分泌物! 沉默婦癌初期5情況最易被忽略
不只更年期後易得卵巢癌 醫師提醒6大危險族群要注意
卵巢癌、子宮頸癌末期存活率低 健保首次給付標靶藥
兩鐵挑戰、懷孕罹癌生孩子 她們用生命重新定義 : 癌症是生命特別的禮物
子宮頸癌早期症狀易混淆 妳檢查了嗎?
卵巢癌腹腔鏡手術人數前10名醫院
中國附醫/免疫治療搭化療 卵巢癌病患反應良好
和信治癌中心/婦癌團隊分工精細 院長參與卵巢癌案例討論
林口長庚/婦癌科醫師執刀 卵巢癌溫熱化療見成效
台大醫院/卵巢癌晚期患者多 團隊手術經驗豐富
可能同時罹患乳癌、卵巢癌 醫師提醒要注意這項變化
拉長卵巢癌病情穩定期 標靶新藥可提高5年存活率
個人化的治療非常重要 國內卵巢癌5年存活率達4成
卵巢腫瘤組織易破 開腹手術為主流、微創僅少數適用
卵巢癌患者該怎麼選醫師?可優先考慮婦癌專科醫師
猜你喜歡
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癌症為何難治?研究揭致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原因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活越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癌症治療新曙光!輝瑞與國衛院簽訂精準醫療合作協議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排出血尿不會痛 卻可能是罹患這種癌
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口腔、食道癌 男發生率比女多10-15倍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