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19歲女兒小琪罹患子宮頸癌,陳媽媽當場痛哭失聲,甚至用手猛垂著胸口,直喊「為什麼會這樣!」小琪則是面無表情,似乎還感受不到罹癌的恐怖。
小琪從小不愛念書,國中二年級下學期開始輟學,跟著學姐在網咖打工,沒多久就跟店裡的常客阿迪在一起,兩人同居沒幾個月,因男友劈腿而分手。
深受刺激的小琪,從此性格大變,常跟友人至夜店喝酒狂歡,有時喝醉,一走出店門口就遭人「撿屍」,醒來時人已經在汽車旅館,起初還覺不妥,幾次後則豁出去了。
年初她因腹痛、陰道異常出血就醫,沒想到腹部超音波一照,就看到了腫瘤。對自己罹癌,小琪自嘲說「出來玩,總是要還的」,媽媽則是著急直問醫師「該怎麼治療?」,由於確診時已到第四期,治療起來更為棘手。
子宮頸癌是國內常見的婦女癌症,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十大女性癌症中,子宮頸癌發生率位居第七,每年約有1000多名新增病例。隨著抹片檢查普及,近七成患者確診時為零期。
成大醫院婦產部副教授許耿福醫師表示,子宮頸癌好發年齡在女性40至45歲,常見症狀為不正常出血,感染原因為人類乳突病毒,主要危險因子為過早與人發生性接觸,研究發現,女性如在14至15歲就有性行為,子宮頸癌風險明顯增加。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與免疫力有關」許耿福說,免疫力較差的女性,感染風險偏高。此外,有多重性伴侶,接觸病毒機率大增,如維持固定性伴侶,就能減少病毒感染風險。
許耿福指出,子宮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例如陰道分泌物異常、不正常出血、性行為後出血、經期月經量增加、停經後出血等,容易被忽略。晚期患者則常腰痛、背痛、坐骨神經痛、下腹疼痛、血尿、血便,但此時腫瘤恐已侵犯輸尿管、骨盆壁或坐骨神經,治療棘手且存活率偏低。臨床發現,子宮頸癌到了第四期,患者五年存活率僅17.5%,化療反應較差,治療成功率偏低。
隨著國內青少年初次性行為年齡下降,國內子宮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許耿福呼籲青少女,應該學習保護自己,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除可避免性病,還可降低子宮頸癌風險。如果經濟情況許可,建議在初次性行為前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有過性行為後定期接受抹片檢查。如果不幸罹癌提早治療,治療成功率與存活率也越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