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癌防復發 掌握這6點
癌症治療是段辛苦的歷程,治療期間為維持體力與增加抵抗力、減少副作用,建議飲食需要高熱量高蛋白,通過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後,進入恢復期或門診追蹤的病人常困惑:「治療結束了,還需要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嗎?接下來該注意什麼?怎麼吃?怎麼避免復發?」在臨床上,如已恢復體力且生化檢驗值正常,營養師會建議治療後可以恢復一般均衡飲食,不需要再高熱量高蛋白攝取。
●生活上幾個注意事項提醒癌友
1、維持正常體態:根據統計,肥胖者罹癌機會高1.3倍,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維持18.5~24,減少處於癌症的風險。腰粗、肚子大會造成復發機率增加,也可用腰圍檢視自己體態,女性腰圍適宜控制31.5吋(約80公分)以下,男生腰圍37吋(94公分)以下。
2、一周吃素一天,減少動物性脂肪:植物性蛋白不含膽固醇及飽和性脂肪,可減少身體負擔。
美國癌症協會(ACS)建議一周不超過500克(13兩)紅肉且避免加工肉品(如香腸、臘肉、培根、熱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周茹素一天,輕鬆又無負擔。
3、五色蔬果579:兒童5份(3份蔬菜2份水果)、女性7份(4份蔬菜3份水果)、男性9份(5份蔬菜4份水果):蔬果中所含的植化素可增強免疫力,減緩癌症細胞增生,保護細胞免於自由基傷害,深黃色蔬菜富含β-胡蘿蔔素可抗氧化。另外蔬果中的纖維質及未精緻全麥麵包或糙米胚芽米,可以幫助糞便柔軟、促進廢物排出,達到體內環保。
4、不吃發霉食物、發芽馬鈴薯:發霉食物的黴菌菌絲深入食物且毒素無法用加熱去除,黴菌所產生的黃麴毒素是非常強的致肝癌因子,新鮮的食物才是健康首選。
5、天然ㄟ尚好:目前無法證明保健食品可以預防癌症,多吃蔬果是防癌的不二首選,另外,沒有證據顯示『生機飲食』可治療或預防癌症,生食還可能有細菌感染風險,蔬菜建議熟食較安全。
6、每天運動30分鐘:有氧運動可以維持肌肉質量與肌力,減少身體發炎反應,甚至可以改善情緒,減少壓力。
抗癌是一輩子的功課,秉持天然飲食觀念,去除生活上的不良習慣(熬夜、抽菸、酗酒、檳榔),維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保持愉快心情,「營」得身、心、靈真健康。
五色蔬菜優格作法
■紅色:紅蘿蔔
■黃色:百香果、橘子
■綠色:秋葵、美生菜
■白色:馬鈴薯
■黑紫色:藍莓
■紫色:優格
食譜設計概念
藉由不同顏色蔬果搭配低脂無糖優格,增加蔬果的攝取,提供腸道『益菌生』的環境,再給予含有『益生菌』的優格,可以調整腸道菌叢平衡,促進腸道蠕動,達到保健的一道簡單「蔬食舒食」料理。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八成五癌患營養不良 影響療程
八成五癌患營養不良 醫師說不利抗癌
「斷食療法」可以治療癌症嗎?建議遵循飲食6要點
胰臟癌元凶是「糖」!少吃甜就沒事? 1情況風險是別人的6倍
黃豆到底能不能吃?教授告訴你黃豆是致癌還是抗癌
抗癌最關鍵/變瘦、好累、沒胃口 EPA改善慢性發炎
為什麼他不想吃/是對食物恐懼 還是照顧者給的壓力?
化療有6種副作用讓病人胃口差 營養師提供進食解方
罹患癌症有什麼食物不能吃?營養師教你吃對食物抗癌
低醣、優脂、高蛋白避免發炎 近年癌症營養趨勢
避免發炎轉癌 專家提供抗癌餐盤
咖啡可以減緩大腸癌進展? 研究發現:咖啡中的多酚可能具抗氧化和消炎作用
韓柏檉的抗癌餐盤 面對面告訴你
癌從口入不是謠言,是真的! 吃飯時6個習慣超NG,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為咖啡正名!研究:每天喝咖啡可提高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生存率,四杯及以上效果更佳
癌友疲憊吃不下別輕忽 身體發炎恐延誤救命
癌友飲食五迷思 醫:吃錯炎值高40個月存活率恐僅一成
飲酒致癌,卻難免小酌怎麼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卻暗藏致癌危機 家醫教你3招健康吃!
食品添加物、防腐劑...台灣人罹肺癌 可能是吃出來的
癌症很多是吃出來的!營養專家傳授防癌5秘訣,教你吃這些食物抗發炎
癌症時鐘不斷快轉 營養師提醒多吃蔬果少吃加工品
癌友營養補充可改善化療不適 這個成分詢問度最高
不想加速癌細胞增長 專家提醒飲食6件事絕不能偷懶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猜你喜歡
大腸癌如何預防?《JAMA》千萬人研究:多吃3類食物
2020年高達230萬名女性確診乳癌!醫曝「致癌環境賀爾蒙」:這些東西少用
35歲女背酸痛竟是乳癌骨轉移 醫師提醒輕熟女注意
常見10種易增罹癌風險食物 營養師:紅肉攝取建議一週最多3次
女大生吃藥調經期一年未改善 就醫才發現罹子宮內膜癌
港星吳孟達肝癌去世 醫師建議國人盡早做這件事
邰肇玫:癌後愛上自己的每一面 才能幫人打氣
乳房攝影篩檢比生小孩還痛? 她不信謠言親身實測
自費治癌 保單夠支付嗎?
治胰臟癌新曙光! 中研院偕中醫大合成胜肽分子抑制轉移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吳孟達肝癌病逝/早期通常沒症狀 發生率、死亡率都很高的肝癌如何避免?
女性要保護好自己! 如何減少或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 醫:確實做好3件事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陳昇爆患口腔癌 醫警示:嘴破逾2周未癒已響起罹癌警訊
港星吳孟達肝癌過世 醫:晚期發現大多撐不過一年
產官學攜手打造精準醫療 供六癌病友全方位基因檢測
癌症精準醫療計畫 6種癌患可望免費基因檢測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起初只是肩頸痛 婦人不抽菸、無家族史卻檢出罹肺腺癌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桃園每10萬有365人罹患大腸癌 醫師:早期無症狀最可怕
30歲以上女性快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方馨:花不到6分鐘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你是口腔癌高危險群嗎? 口腔癌前病變黏膜異常愛注意
久沒愛愛不用做抹片?國健署破迷思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腳麻、背痛竟是腎癌轉移!專家建議打擊癌細胞有效方法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