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健保署今天表示,去年癌症醫療費用高達845億元,創歷年新高,其中肺癌花117億元最多,其次是乳癌、大腸癌,另因健保給付癌症新藥增加,癌症藥費短短5年已成長1倍。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103年癌症新發生人數高達10萬3147人,比前一年增加4004人,平均每5分6秒就有1人罹癌。
隨罹癌人數增加,健保癌症醫療費用也逐年攀升,中央健保署今天公布最新資料顯示,去年癌症醫療費用高達新台幣845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健保癌症花費前10名中,以肺癌年花117億元居冠、蟬聯最花錢癌症,第2名乳癌115億元,第3名大腸直腸癌113億元,其次依序為肝癌87億元、口腔癌53億元、白血病45億元、攝護腺癌36億元、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6億元、胃癌25.7億元、食道癌2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癌症藥費100年時僅152億元,截至去年已增加至322億元,短短5年成長逾1倍,健保署組長施如亮表示,健保癌症藥費中超過半數是用於標靶藥物。
施如亮指出,近4年健保納入約25款癌症新藥,包括多款標靶藥物,加上基因篩檢進步,適用標靶藥物的癌症患者也增加,逐漸取代傳統化療。
北醫台北癌症中心執行副院長邱仲峰分析,癌症藥費之所以暴增,原因在於癌症新藥多、患者存活時間也拉長,新藥中以標靶藥物、免疫療法藥物最昂貴,相較傳統化療藥物每月僅需花費1、2萬元,標靶藥物每月就得花5至10萬元,免疫療法藥物更高達20萬元,有了新藥,患者存活期延長了,藥費自然也增加。
邱仲峰說,罹癌人數增加是全世界趨勢,環境、食物污染都是重要因素,想降低癌症醫療費用,唯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途,很多癌症若發現得早,只要手術或放療就能控制病情,不僅不需用到昂貴的新藥,也能延長存活率、存活時間。
邱仲峰指出,目前政府雖提供4種常見癌症篩檢,但多數民眾懶得去醫院篩檢,觀念仍停留在有病、有症狀才需就醫,缺少定期篩檢的習慣,呼籲強化癌症篩檢得從觀念改變做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