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了導彈影像追蹤技術,以及藥物研製,國衛院生技藥研所研發出新一代標靶藥物,實驗顯示,該藥可有效抑制大腸癌、胰臟癌腫瘤生長,預計兩年後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為癌症治療另闢一線曙光
國衛院今天舉辦技轉記者會,公布抗癌新藥DBPR115的研究進步,生技藥研所副所長陳炯東表示,該藥物為新一代小分子「標靶式」抗腫瘤藥物,能夠更主動將藥物命中腫瘤組織。
陳炯東指出,絕大部分腫瘤藥物係透過特定基因來瞄準腫瘤,屬於被動式,DBPR115則以腫瘤生理病理的特殊現象的靶點,配合影像追蹤系統,更能精準瞄準腫瘤。
陳炯東說,新藥引用美國MTT公司影像追蹤技術,以及可辨識腫瘤的獨特藥物傳輸系統,相當先進,為全球首次將此技術應用於開發抗癌新藥。
由於提高精準度,除了可以增加抗癌藥物濃度,對於周遭正常組織的傷害則可降至最小,實驗結果顯示,治癌效果優於預期,對大腸直腸癌與胰臟癌有顯著反應,僅需目前標靶藥物的用藥量,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卻高出數倍。
國衛院與泰緯生技簽署技轉計畫,陳炯東表示,技轉之後,將放大合成DBPR115,並規畫臨床前的動物試驗,以觀察新藥的毒理及安全性,預計兩年後展開人體臨床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