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發現:胰臟癌好發中老年人 50歲後比率驟升
國健署調查顯示,胰臟癌發生率男大於女,但依據健保數據統計,男女並沒有顯著差異,女性就醫率緩速增加,無論是手術治療人數或是化療人數,皆以六都醫院為最大宗。
好發中老年人 50歲後比率驟升
胰臟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過去研究顯示,三分之二患者在65歲以上,平均年齡71歲,健保資料庫顯示,103年到107年主診斷為胰臟癌患者的年齡,以60歲到69歲最多,但50歲後就醫比率快速上升。根據107年統計分析,40歲到49歲主診斷為胰臟癌者510人,50歲到59歲有1240人,60歲到69歲則達2065人,70歲以後患者人數逐漸下降。
健保署醫管組視察李健誠說,健保資料庫主要是主診斷為胰臟癌的人數,國健署資料為發生率,數字略有不同。根據文獻指出,胰臟癌每年約以10%到15%速度成長,台灣在106年到107年也看到這趨勢,成長速度達到10%。
能手術者一成 存活五年者1%
為患者診斷發現胰臟癌的醫院以醫學中心為主,占六成五,其餘三成在區域醫院,僅有0.5%在地區醫院。最常使用的診斷方法為腹部電腦斷層造影,約六到七成。李健誠說,目前最精準的檢查方法應該是內視鏡膽道攝影,但屬於侵入性檢查,醫師診斷時通常以非侵入方法為優先。
根據健保統計,107年診斷為胰臟癌患者總計6798人,但當年接受手術者,僅718人,占一成左右。林口長庚外科部主任葉大森說,每10位胰臟癌病人中,僅1位可手術,10位可接受手術的胰臟癌患者中,僅1位可能存活超過5年。換言之,每100位胰臟癌病人中,可接受手術又存活五年以上者,可能僅有一位。
手術方式 各醫院專精不同
李健誠說,以107年為例,診斷人數加上手術量最多的醫院大多是醫學中心,台大醫院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成大醫院、林口長庚、台北榮總以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大學。從各家醫院的診斷人數與手術人數相較,大致可看出僅一成患者有手術機會,台大醫院診斷人數達703人,手術人數僅103人。
若以醫院層級分類,醫學中心患者人數以台大居冠,區域醫院則是以雙和醫院為第一,其次是阮綜合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地區醫院則以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為最多。但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的患者總量相比,占比仍不高。
李健誠表示,手術集中在醫學中心,且以台大、成大為大宗,分析與該院有專精治療胰臟癌的醫師有關。為患者進行的手術種類,各家醫院也不同,台大醫院施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為大宗,台北榮總則以胰十二指腸(保留幽門)為最大宗,除了與病人的病灶位置有關以外,也與醫師擅長有關。
接受化療 最多續命一年
一旦被診斷為胰臟癌,確認無法手術後,葉大森表示,患者若無法手術也不願意接受後續的標準治療,從確診到死亡最快3個月,慢則6個月,若接受化療等治療,平均可延長壽命6個月到1年,若能按照醫師建議治療,在最後也能享有一定的生活品質。
根據健保大數據,收治胰臟癌患者愈多的醫療院所,化療用藥占比也在前幾名,最常使用藥物為鉑金類、健擇等,李健誠說,臨床上健擇常會搭配紫杉醇,但常用的太平洋紫杉醇,健保不給付,無法透過健保數據得知用量。
鉑金類藥物使用最多的醫院,以台大居首,其次為北榮、三總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馬偕醫院、和信醫院;健擇用於胰臟癌也以台大居首,其次為成大醫院、北榮、林口長庚、高雄長庚等。李健誠表示,使用量也與醫院的收治患者人數有一定關係。
近年藥物發展 搭配選擇多
葉大森表示,過去10年被認為最有效的胰臟癌化療藥物為健擇,近年已不再是唯一選擇,可改搭配其他藥物使用,如治療胃癌的5-FU類藥物或紫杉醇等,但部分用藥沒有健保給付,患者必須自費,每個月平均需自費3萬元到5萬元左右,大約治療半年至一年等,近年則發展出一些奈米藥物等,每個月要價約10萬元左右。
葉大森說,胰臟癌目前最需要的是早期發現,現在雖然有腫瘤指標CA19.9以及CEA,但是這兩種對於胰臟癌的敏感度低於40%到50%之間,且該指標不只對胰臟癌敏感,即使數值超標也不代表胰臟有問題,就算數值符合標準,也不代表胰臟沒有病變,因此,現在僅能透過超音波等方式提早篩檢。
※各醫院手術、化療用藥人數表格,請見P8-P9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胰臟癌是什麼?前兆、症狀、成因、如何預防,一次詳解告訴你
62歲B肝帶原者追蹤發現肝細胞癌 手術切除恢復佳
台語歌手疑骨髓瘤離世 典型4大症狀勿輕忽
罹患「癌王」胰臟癌半年恐奪命 但醫揭仍有轉機
改良處方治膽道癌 延長存活、降低副作用
膽道癌治療曙光 國衛院改良處方延長存活、降低副作用
巴戈胰臟癌逝世 醫揭「癌王」恐怖之處,半年恐奪命
越減越胖竟是22公斤大腫瘤 馬偕跨科「接力」摘除
胰臟癌早期無症狀 醫師籲高階健檢助揪出癌王
半年長5倍大!47歲女台商不菸不酒也不痛竟罹腎癌
疲倦、血尿小毛病?30多歲教師竟是罹患晚期腎臟腫瘤
「化療失敗,我還有救嗎?」膀胱癌轉移用藥有更多選擇,醫師建議先做這件事
「唱片封面教父」杜達雄與賈伯斯皆因神經內分泌癌逝!解析10大症狀與胰臟癌差別
85歲阿嬤患壺腹腺瘤 好習慣讓她避開癌症無聲殺手
陰道異常出血?白帶異常增加?出現這些症狀恐怕已罹患子宮頸癌
民眾關注壺腹癌 醫師建議有腺性息肉或癌症家族史定檢
壺腹癌罕見、致命又難及早發現 醫師:這項檢查有機會
壺腹癌預後不佳 北榮副院長侯明志提醒這個症狀別輕忽
無聲殺手壺腹癌 醫師:發現無痛性黃疸症狀不得大意
一發現就末期!醫點名「胰臟癌7大高風險群」 易輕忽共通點曝光
壺腹癌近年病例增加!壺腹位置特殊難發現,最常見這症狀
李應元、幸佳慧都是「壺腹癌」!7成患者最明顯症狀是這個
壺腹癌難早發現不易手術 若淋巴轉移存活率剩25%
李應元壺腹癌辭世 醫直呼「難纏」但定檢有機會發現
切完肺腺癌她發現胃腫瘤!雙鏡助攻保留胃功能
舌癌患者術後突發性心臟猝死 6小時內急救3次終救回
心悸、盜汗竟罹罕病副神經節瘤 台中慈濟醫院跨科拆彈
腎臟癌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 多數人未注意7個腎臟警訊
愛吃甜食、炸物小心「癌王」上身! 醫示警:大部分無法活超過5年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猜你喜歡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出現什麼症狀要懷疑是胃癌?什麼情況該做胃鏡?醫詳解胃鏡檢查步驟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為何食道癌被稱為隱形殺手?醫師詳解食道癌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肝腫瘤如爆米花反覆復發 75歲翁挺過20年抗癌路連醫師也敬佩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
每年上萬家庭因肝病、肝癌破碎 一個動作就能確保幸福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