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腎臟癌都傷到腎了,治療後是否一定會走到洗腎的命運?醫師表示,要不要洗腎跟癌症分期無關,最終要看腎功能。
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歐宴泉表示,腎臟皮質癌在手術治療後,因腎功能低下而須洗腎的機率不高,除非年紀大,或因糖尿病、高血壓等問題,可能導致腎功能不佳;至於上皮細胞癌,因是多發性,腫瘤很可能散發兩邊腎臟、甚至擴及膀胱,也可能腎功能慢慢變差,也許就需要洗腎。
如果需要洗腎的話,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說,基本的照護可諮詢醫護,時時注意有無感染問題,避免人工血管的阻塞,一定要按時接受洗腎,避免血中毒積存過多,造成血鉀過多、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如果需要洗腎,洗腎所需的人工血管若在右手前臂,就不要用右手量血壓、抽血,或任何給予壓力的動作,避免造成阻塞,也要多留意皮膚的保養。
洗腎病人除了均衡營養外,須依醫囑限制水分、蛋白質攝取,因腎功能不良病人,須在洗腎過程中脫除水分,所以通常醫師都會要求前、後量體重,決定脫除的水分量,要排除的水分愈多、負擔愈重,因此平時就必須嚴控攝取水分,每天量體重。
一般人每1公斤體重,攝取約1公克的蛋白質,癌症病人一般希望增加到1.5公克,但腎功能不佳時,腎癌病人並不需刻意增加蛋白質,若須洗腎,則一定要限制日常的攝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