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讀醫藥新聞 助她揪出大腸癌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生活習慣良好 未能阻擋癌細胞
今年56歲的歐小姐,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罹患癌症,更未料到會得大腸癌,因為她的生活作息極為正常,不僅每天早起晨泳、愛吃蔬菜水果,而且排便也相當規律。她說:「像我這樣注重健康,而且沒有大腸癌的家族史,完全想不到大腸癌會找上門。」
歐小姐說,由於每天晨泳,她的身體向來非常好,一年難得一、兩次感冒,而且還每兩年健檢一次,在大腸癌確診前一年,她還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甚至做過乙狀結腸鏡檢查,檢查報告都正常。卻沒料到,隔年醫師告訴她是「大腸癌第三期」,有如青天霹靂。如今回想,只能自認這是「上帝的考驗」。
大便形狀改變 看報導心生警惕
大約在六年前,歐小姐和家人一起爬山時,由於出現心跳加快、加上喘得厲害,她以為是心臟毛病,到醫院接受心電圖檢查,但醫師告訴她心臟沒有問題。接著,她開始發覺,大便形狀變得細細長長,而且上完廁所後,一直還有便意,有時候因此一天跑了好幾次廁所。初期以為是胃腸消化不好,因此吃了一個月的乳酸菌,卻未見改善。
直到有一天,歐小姐看了聯合報有關大腸癌的醫藥新聞報導,她一一對照大腸癌的症狀,發現幾乎相符,心裡開始忐忑不安,就近到附近醫院就醫。
自費做大腸鏡 竟是大腸癌三期
她說,門診醫師聽了主訴後,還認為是吃乳酸菌的關係,請她不要「大驚小怪、自己嚇自己」。但她還是堅持自費做大腸鏡檢查,檢查出大腸癌第三期,印證了先前的憂慮。
這五年來,歐小姐面臨許多考驗,由於癌細胞多次轉移至腹腔、輸尿管、直腸、甚至是兩側肺部,大大小小的手術加起來有十多次;而且生病期間,最照顧她的母親也因肝癌在今年1月離開人世,但一連串的打擊最後並沒有將歐小姐打垮。
家人支持、宗教信仰 抗癌的力量
歐小姐說,與丈夫結褵32年,兩人感情非常好,丈夫甚至表示,不管治療得付出多少花費及代價,都會想盡辦法讓她接受最好的治療,讓她極為感動。尤其是宗教信仰的支持,她認為,透過向上帝禱告,神給她很大的力量來對抗病魔。
面對癌症帶來的身心煎熬,歐小姐表示,她最不放心的就是丈夫,加上兩個孩子還沒成家立業,所以她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有任何的治療機會都要好好去嘗試。「現在每天起床看到天亮、知道自己還活著,就覺得很幸福,一定要活下去。」她說。
▇ 醫師小叮嚀/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 藥物放射治療科主任趙毅
怕痛只做乙狀結腸鏡 檢查不夠全面
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雖然與家族史及平日嗜吃高油脂、燒烤食物有關,但也包括環境的潛在因子。雖然自覺平日重視健康,生活作息正常、多運動,仍不可排除罹患大腸癌機率。像歐小姐最早已出現輕微腹痛、排便習慣不正常,或已出現鉛筆便的症狀時,更不可忽視。
另外,根據研究顯示,有接近一半的大腸癌病人和90%的大腸瘜肉症患者,即使接受糞便潛血檢驗,也檢查不出來。值得警惕的是,有的病人因為怕痛,只做乙狀結腸鏡檢查,但它只伸進腸道檢查約60公分,未涵蓋整個大腸,因此建議選擇全大腸鏡檢查,可深入腸道達170公分,方可檢視所有的大腸。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抗SARS醫因肝癌逝世15年 女兒撰書憶父籲全民定期篩檢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3大重病打不倒 她成愛笑瑜伽老師翻轉癌後人生
推廣癌篩卻發現自己罹癌 郭瑩璱出書助癌友療癒
癌友有福了!台灣癌症基金會首創線上借髮
有愛說不出口?一張照片告訴罹癌家人:我愛你
鍾欣怡陪伴媽媽挺過10年乳癌療程,從自責到欽佩:「媽,你好美好堅強」
不畏疫情百人捐髮送癌友 假髮製作費持續捐募中
新藥給付/健保限縮 不利新藥試驗
新藥給付/部分負擔 落實使用付費
新藥給付嚴 患者抗癌 經濟休克
他拋下自尊,展示自己脆弱那面!只為「幫癌友爭取更多機會」
自費治癌成常態…33歲癌友離婚 數著存款說「如果沒了,那就沒了」
手術、化療、放療都沒辦法了,我還有活路嗎?
從不生病的他感冒了,拖很久都不好還開始痛!一檢查竟確診鼻咽癌…
27歲陽光男孩10年抗兩癌的秘訣 身體活動帶來正能量
癌患需家人陪 醫院為國中生上課
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
25歲癌末女最後心願「見母一面」 網友集氣找到媽媽了
癌末病人盼在花園臨終 眼裡彩色改寫死亡印象
癌症人人都可能會得,醫師也一樣!劉秀枝:得乳癌,我算抽到好籤
畫出美麗天空 向臨終癌患告別
旅法得獎藝術家 在病房紀錄自己消失的乳頭
眼中閃耀的陽光成為力量 心理師用畫筆向安寧患者告別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45歲確診鼻咽癌第四期 陳愷鴻照常看診,沒把自己當病人
為癌末父唱出對孩子的愛...林宥嘉「生日願望讓給他」逼哭網友
猜你喜歡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起初只是肩頸痛 婦人不抽菸、無家族史卻檢出罹肺腺癌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
北醫大AI助醫師3分鐘揪肺癌 成果登自然通訊期刊
懷特報喜!癌因性疲憊症新藥3月納健保 嘉惠乳癌患者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六旬翁追蹤慢性C肝 及早發現肝癌腹腔鏡手術切除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全癌基因檢測/蔡麗娟:5成癌友願自費1~3萬元 進行基因檢測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美女醫師提醒:口腔潰瘍2周內可癒合 菸檳榔小心口腔癌
醫:糖尿病患罹乳癌風險比一般人高40%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乳癌細胞為何轉移到肺?中研院破解機轉帶來治療曙光
國人罹癌時鐘加速!女性乳癌飆最快 醫籲定期檢查
臨床實例:現有檢測遇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抗SARS醫因肝癌逝世15年 女兒撰書憶父籲全民定期篩檢
台AI判讀肺癌影像突破 免人工標註3分鐘揪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