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病友站出來 拍短片打氣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48歲翁先生熱愛戶外運動,兩年前與友人爬山,返家後尾椎疼痛還伴隨便秘,他以為是爬山時跌倒、不慎扭到腰,自行服用草藥,但症狀持續三個月,甚至痛到無法坐躺。就醫時,只能趴著緩解疼痛,連小便都解不出來,檢查發現腎癌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骨頭與肺部。
台北榮總泌尿外科醫師張延驊表示,腎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僅10%患者同時出現腰痛、血尿、腹部腫塊等症狀。他說,腎臟血流豐富,腫瘤常透過血液移轉至肺、肝、骨頭及腦部,目前治療以手術為主,但仍有20%至30%患者復發,5年存活率約20%。目前治療可用標靶藥物,健保給付轉移性腎癌第一線用藥。
腸胃道間質瘤和腎癌類似,症狀無特異性,通常等到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患者腹脹、腹痛、吞嚥困難、血便、解黑便時,才驚覺罹癌。47歲謝先生多年前因腹痛就醫,某日肚子脹氣,檢查卻是末期腸胃道間質瘤,腫瘤已破裂,緊急開刀後,合併使用標靶藥物。
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林增熙表示,腸胃道間質瘤容易對一線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目前健保給付二線標靶藥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抗SARS醫因肝癌逝世15年 女兒撰書憶父籲全民定期篩檢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3大重病打不倒 她成愛笑瑜伽老師翻轉癌後人生
推廣癌篩卻發現自己罹癌 郭瑩璱出書助癌友療癒
癌友有福了!台灣癌症基金會首創線上借髮
有愛說不出口?一張照片告訴罹癌家人:我愛你
鍾欣怡陪伴媽媽挺過10年乳癌療程,從自責到欽佩:「媽,你好美好堅強」
不畏疫情百人捐髮送癌友 假髮製作費持續捐募中
新藥給付/健保限縮 不利新藥試驗
新藥給付/部分負擔 落實使用付費
新藥給付嚴 患者抗癌 經濟休克
他拋下自尊,展示自己脆弱那面!只為「幫癌友爭取更多機會」
自費治癌成常態…33歲癌友離婚 數著存款說「如果沒了,那就沒了」
手術、化療、放療都沒辦法了,我還有活路嗎?
從不生病的他感冒了,拖很久都不好還開始痛!一檢查竟確診鼻咽癌…
27歲陽光男孩10年抗兩癌的秘訣 身體活動帶來正能量
癌患需家人陪 醫院為國中生上課
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
25歲癌末女最後心願「見母一面」 網友集氣找到媽媽了
癌末病人盼在花園臨終 眼裡彩色改寫死亡印象
癌症人人都可能會得,醫師也一樣!劉秀枝:得乳癌,我算抽到好籤
畫出美麗天空 向臨終癌患告別
旅法得獎藝術家 在病房紀錄自己消失的乳頭
眼中閃耀的陽光成為力量 心理師用畫筆向安寧患者告別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45歲確診鼻咽癌第四期 陳愷鴻照常看診,沒把自己當病人
為癌末父唱出對孩子的愛...林宥嘉「生日願望讓給他」逼哭網友
猜你喜歡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起初只是肩頸痛 婦人不抽菸、無家族史卻檢出罹肺腺癌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懷特報喜!癌因性疲憊症新藥3月納健保 嘉惠乳癌患者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六旬翁追蹤慢性C肝 及早發現肝癌腹腔鏡手術切除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全癌基因檢測/蔡麗娟:5成癌友願自費1~3萬元 進行基因檢測
醫:糖尿病患罹乳癌風險比一般人高40%
美女醫師提醒:口腔潰瘍2周內可癒合 菸檳榔小心口腔癌
乳癌細胞為何轉移到肺?中研院破解機轉帶來治療曙光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抗SARS醫因肝癌逝世15年 女兒撰書憶父籲全民定期篩檢
國人罹癌時鐘加速!女性乳癌飆最快 醫籲定期檢查
臨床實例:現有檢測遇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NGS擬納健保給付 準確性是關鍵
男子四肢無力食慾差、發燒就醫 正子造影揪出腫瘤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