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癌症每年奪走3萬多條人生命,癌友面對病痛,除了治療,受創心靈如何療癒?彩墨畫家巫登益為鼓勵癌友透過「畫」療,找回健康自信,在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個展期間,將捐出10幅畫作義賣,所得全數捐給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到場觀摩巫登益畫作的60歲廖慧美,7年前被診斷乳癌第一期,歷經2次開刀,先後切除所有乳房。曾在國小擔任訓育組長的她,因工作培養出繪畫興趣,面對病痛打擊,她選擇以「動筆彩繪」,宣洩對乳癌的恐懼與不安。
「乳房全切、放療又痛苦,我一度快活不下去!」廖慧美回憶,「只有畫畫,能讓我暫時放空」。從關在家裡自己作畫到加入病友團體學畫紓壓,她藉繪畫找回自信與人生重心,「乳癌已沒有再復發惡化,還交到很多同好。」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王秀絨指出,若能透過音樂、繪畫或植栽等方式,協助癌友抒發不安的情緒與壓力,對病情能帶來正向幫助。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提到,曾收治過一名78歲大腸癌第4期男性,經過積極治療,病患以旅遊、聽音樂、看畫等方式轉移負面情緒,罹病兩年來,逐漸好轉,「化療已經停止,現在只剩定期追蹤。」肯定藝術治療對癌友的幫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