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陳尚斌表示,這897項藥品一年健保費約8900萬元左右,以小兒科、內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居多,其中以外用軟膏、口服液劑占大宗;這897項藥品都有小包裝產品,醫療院所不得要求民眾自費,或是多付一些費用,若政策上路遇到這些情形,民眾可以向健保署檢舉。
健保開辦以來,有些醫療院所為了壓低藥品進貨成本,會購買一公斤藥膏、4公升藥水等大包裝藥品,再由藥師分裝給民眾使用。
此外,分裝後藥品的有效期限因未加以試驗確認,不知道可存放多久;若有多項藥品混合,均勻度亦無法掌握,且分裝藥品通常無完整包裝、標示,都可能影響用藥品質。
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分裝藥品在診所非常普遍,明年1月突然取消給付,有些醫療院所很可能還有大量存貨來不及應變,還是會陽奉陰違,繼續使用分裝藥;或是以「健保不給付」為由,要求民眾自費。
滕西華說,應給予醫療院所過渡期,並且宣導897項藥品明細,如果小診所沒有進貨小包裝藥品,應交付民眾處方箋到藥局領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