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報導】
屏東有位阿公因痔瘡就醫,醫師開塞劑減緩症狀,阿公卻把塞劑當成口服藥,直接吃下去,連續吃好幾顆,症狀都沒好轉,再度找上醫師,才知原來吃錯藥,所幸身體暫無大礙。
屏東基督教醫院臨床藥師陳慧娟指出,門診常見許多人吃錯藥或亂吃藥的狀況,若長期錯誤服用可能導致藥物中毒、身體不適甚至出血的狀況。她說,大部分吃錯藥的病患,通常是年紀較大患者,有位阿嬤還曾把止痛藥當作眼藥膏,直接塗抹在雙眼內,導致雙眼紅腫發炎送醫。
因民眾誤食藥品例子頗多,屏東基督教醫院用藥教育資源中心成立後,與社區藥局藥師結合,也培養種子教師,深入社區灌輸民眾正確用藥知識;陳慧娟說,民眾若對用藥有疑慮,均可求助屏基醫院用藥教育資源中心,避免誤吃藥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