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寒流襲台,天氣冷颼颼,有些人感覺有點傷風、流鼻水,到藥局買治感冒的鎮痛解熱劑成藥,將熱飲散劑和錠劑混著吃,長期服用後傷肝,甚至產生猛爆性肝炎。
鎮痛解熱劑大多是含有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是用來緩解感冒的各種症狀,如鼻塞、咽喉痛、咳嗽、畏寒、發燒、頭痛、關節痠痛或肌肉痠痛。
近年藥商生產散劑型,大打廣告指稱,可以泡在熱開水裡,「熱熱地更好喝」,民眾以為熱飲不算藥,就搭配藥丸一起吞。
上班族林小姐說,她每次感冒,就買熱飲類的感冒藥,因為甜甜的很容易喝,心想:「再配一顆錠劑吞下去,效果應會更好。」直到一次,藥師提醒她:「這兩種劑型不能混著吃,會傷肝喔!」她才大吃一驚,「沒想到我都在家裡調配自製毒藥。」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說,含乙醯氨酚成分的藥,經肝臟代謝後,會產生部分有毒代謝物,服用過量易造成肝細胞壞死,曾有民眾大量服用,產生猛爆性肝炎致死,所以一天最好勿服用超過兩千毫克乙醯氨酚。
目前無論是熱飲散劑和錠劑,成人劑型,每次乙醯氨酚含量約五百毫克,也就是一天三餐、飯後吃四次,剛好控制在安全劑量內,若同時飲用乙醯氨酚成分的熱飲,再搭配吞一顆藥,劑量就過頭了。
蔡維禎指出,也有些含乙醯氨酚成分藥物,標示是止痛劑,用來治偏頭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痠痛,而非標示治感冒,有人以為不同用途吃了沒關係,其實都是吃到乙醯氨酚的藥。
若平常有喝酒習慣,或服用安眠藥的人,吃含乙醯氨酚藥要更加小心,因為酒和安眠藥會活絡藥物酵素,加強乙醯氨酚的肝毒性。乙醯氨酚中毒症狀,有反胃、嘔吐、倦怠、右上腹痛,嚴重時昏迷。
蔡維禎表示,目前市售含乙醯氨酚的醫師指示用藥,包括普拿疼、伏冒熱飲、三支雨傘標友露安、治痛丹及露露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