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明慧/台中報導】
中縣77歲林姓阿嬤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加上常年暈眩老毛病,每天共要吃10多顆藥;最近因嚴重暈眩被送進署立豐原醫院,診療才發現她是併用太多種藥物,反讓病情更嚴重。
衛生署豐原醫院藥劑科主任廖慧伶說,藥物與藥物之間,或與食品都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引發不同的身體反應,甚至影響藥物的效果,尤其老年人吃的藥物很多,最好找專科醫師「整合」一下,避免用藥過量或交互作用,反而傷身。
這名77歲老阿嬤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史,長期吃藥多年,後來又有暈眩毛病,也有拿藥,是醫院裡的老病號,但她看病有時到診所,有時上大醫院,拿藥的地方也不一樣,因此每天要吃10多顆藥。
近來她因嚴重暈眩,被家人送進醫院,經醫師、藥師仔細評估發現,發現她暈眩症狀加劇,不是因為身體變差,反而是併用了太多種藥物加重症狀,經適度調整用藥後,暈眩症狀也緩解。
廖慧伶指出,降血壓藥物「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可能發生乾咳副作用,大部分民眾以為自己感冒了或氣管不好,再請醫師加開止咳藥,有些止咳藥水含抗組織胺及鴉片類止咳劑成分,長期使用可能造成便秘副作用,於是又在用藥中增加軟便劑,讓藥愈用愈多。
另外有些高血壓、心臟病常用的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ACE 阻斷劑」、「血管張力素拮抗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或末梢血管等,可能發生暈眩副作用,讓原有暈眩症狀加重。
廖慧伶提醒,不要因某些不舒服症狀,就貿然要求醫師增加用藥或自行使用藥物,應找出造成身體不適的藥物,避免個人用藥風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