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許多慢性病藥物都可能影響行車安全,不過年長駕駛人似乎不太了解嚴重性。美國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The Universityof Alabamaat Birmingham)研究指出,像常用心血管藥物、高血壓用藥「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nhibitors)、「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s)或鎮靜劑等,都可能產生頭暈等副作用,年長駕駛人非常可能不知道或忽略藥物副作用,因此健康單位一定要多多教育民眾,服藥後千萬不要開車、騎車,以防發生交通意外。
美國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指出,許多年長者不曉得服用藥物之後,駕駛能力會大打折扣。研究中顯示,五十五歲以上民眾當中,九十五%的人有一種或多種健康問題,七十八%的人服用一種以上藥物,但只有二十八%的人知道服用藥物可能影響駕駛能力。根據統計,在台灣,八十%以上的年長者患有一種以上疾病,四十%的年長者有兩種以上疾病,平均用藥量是青年人五倍以上。
研究人員以問卷方式詢問六三○位駕駛人,這些駕駛人年齡介於五十六到九十三歲,其中只有十八%的人知道服用「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nhibitors)、「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 Blockers)或鎮靜劑等可能影響行車安全。研究顯示,許多罹患多種疾病、服用多樣藥物的患者,也沒有接收過這樣的警告訊息,不知道藥物可能影響駕駛判斷。專家認為,醫療院所應更加主動告知這些訊息,讓年長者體認其嚴重性。
【2009/08/14 台灣新生報】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