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榮總藥劑部藥師 毛志民】
噁心是患者服藥後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事實上所有藥物都可能讓您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感覺可能讓人只是稍感困擾,卻也可能因此變得虛弱無力而影響了日常生活。
服用藥物導致的噁心反應也會影響心理而害怕吃藥,讓患者不願吃藥而使治療失敗;若噁心又加上嘔吐可能讓患者脫水、沒有食慾而營養不良、增加接受治療焦慮感與心理壓力。
化學治療藥、鴉片類藥物、止痛藥、抗生素與帕金森症治療用藥都會經常令人作嘔的;若非服用這幾類藥品,噁心感常會因為患者自身有偏頭痛、情緒反應、懷孕或胃腸疾病等問題而難以區別;再者,藥物係經由許多途徑引發噁心感,雖然有些藥物證實與嘔吐中樞有關,但許多藥物致吐原因仍是未明。
該怎麼預防?
除非藥物需要空腹服用,先吃少量食物後再服藥是預防噁心感最容易的方法,如抗生素、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及維它命都適用;此外,「服藥時間」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像睡前服用治療憂鬱症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便可因為已經熟睡而避開噁心感產生的時段。
若是因為藥物中所含的賦形劑引起作嘔,改換其他製藥廠牌或是由錠劑改換水劑等其他劑型也是可值得一試的做法;若還是沒效,也可替換相同作用機轉的藥物或許就能夠獲得舒緩,倘使這招依然失靈,亦能換成完全作用機轉皆不同的藥物。
當然,也可藉由衛教師、心理師、社工的輔導,透過放鬆心情、深呼吸緩解其難過;日常生活中避免吃油膩調味重或刺激性食物、不在進食中喝汽水以減少飽脹感等也都值得注意並配合為之。
若上述非藥物的方法都無法解除這惱人的難題時,醫師會針對您的用藥選擇合適的止吐藥物,幫助您減輕不適。患者服藥後如果自覺有此類困擾,皆可向醫師、藥師諮詢尋求協助,以便讓服藥所造成的不適能盡可能地減輕。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健康雜誌123期 跟厝邊藥師做好朋友!聰明生活,健康用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