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per╱記者黃玉芳】
60歲的陳先生,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有1個6.2公分大的腹主動脈瘤,動脈瘤的位置正好涵蓋兩側腎動脈。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表示,腹主動脈瘤是血管不正常擴張成氣球一樣,目前採微創血管支架手術治療,以人工血管取代彈性變差的腹主動脈,另闢一條血流的通道。
但陳沂名說,腹主動脈瘤患者中,約有1成像陳先生一樣,情況較為複雜,擴張在通往腹主動脈供應血流給腎、肝、腸等器官的分支血管上,為了治療腹主動脈瘤,得面臨犧牲其他器官的抉擇。
陳沂名解釋,因為用傳統的血管支架雖可以使動脈瘤不破裂,卻會使得腎動脈犧牲血流供應,導致腎缺血、腎衰竭,最後須洗腎。
榮總最近引進新型的血管支架,可以在分支血管處打洞、或「開窗」,連接分支血管,不會造成器官血流供應受損。不過,目前新型血管支架健保無給付,患者自費至少20萬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