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微波爐到底能不能用,有空的時候會耐心解釋,沒時間的時候就簡單粗暴地說:你看到的所有“微波爐產生有害物質”的說法,都沒有科學依據。一天有朋友說:你看,這裏有一個你說的“對照試驗”,微波爐加熱的水澆死了植物,而普通的水卻沒有——這,總該是“科學依據”了吧?
其實那個“實驗”已經廣泛流傳:有人種了兩棵“同樣”的植物,第一棵澆微波爐加熱過的水,第二棵澆普通的水,結果第一棵植物逐漸枯萎死去了,而第二棵卻生長旺盛。於是驚呼:“微波加熱,真的產生有毒物質了”!
我說:這個“實驗”沒有意義,什麽問題也說明不了啊。朋友很困惑:明明是對照鮮明,怎麽能說沒有意義呢?
好吧。我說,你知道在植物種植中有個“成活率”的概念嗎?就是說,一批植物,用同樣的方法種植,或多或少,總有一些不能成活的。朋友說:沒種過植物,不過能夠理解。
有了這個概念,就好說了。比如說,有100棵植物,其中有幾棵是將來不會成活的。我們把這幾棵將來活不了的植物叫做“壞苗”。當然,在最初的時候看不出來那些棵是“壞苗”。也就是說,這100棵植物開始的時候看起來是“同樣”的。現在,我們找來50個人,每人領兩棵。多數情況下,會有幾個人拿到一棵“壞苗”和一棵“好苗”。只有在極其少見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正好所有人拿到的兩棵苗都是“好苗”、或者都是兩棵“壞苗”的情況——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實在太小太小了。
考慮通常情況,拿到一棵“好苗”一棵“壞苗”的那幾個人,不管用什麽水澆——即使完全一樣的水,最終的結果還是一棵活的一棵死的。如果正好他用了普通水澆“好苗”而微波爐加熱過的水澆“壞苗”,於是就得到了網上傳說的實驗結果。
朋友整理了一下思緒,說:好像你說的也有道理……但是,你說的只是一種可能性,也完全可能那棵植物是“好苗”,確實是被微波加熱的水澆死的呀?
“你說的完全正確。”我說,我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雖然微波爐加熱的水是它的死因這種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如果我們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就不能把它作為結論。
那麽,怎麽來排除你說的這種可能性呢?朋友依然困惑。
這就需要科學研究中的“大樣本”了。比如說,100棵甚至更多的植物,一半澆普通水,另一半澆微波加熱的水,看看最後各自死了多少棵。這樣,雖然“壞苗”的存在依然對結果有一定幹擾,但是這個幹擾對結果的影響會很小,就可以忽略了。如果澆普通水的成活率比澆微波加熱水的明顯要高,才可以說微波加熱的水“很可能”讓水產生了“有害”的變化。
實際上,從科學的嚴謹性上來說,我們至少還需要注意兩點:
一是“普通水”具體是什麽水?因為當我們說“微波加熱會不會讓水產生有害物質”的時候,其實是把它跟“常規加熱的水”來比較的,比如說煤爐加熱、電爐加熱等等。所以我們需要把同樣的水取一些經過其他方式加熱,另一些用微波加熱,這樣才能得出嚴謹的結論。
二是,如果種植植物的人如果知道了哪些水是“微波加熱”的,哪些是“常規加熱”的,就可能影響他對植物的照顧。比如說,如果他覺得“微波加熱的水”有害,那麽他就可能對這種水澆的植物疏於照管,而導致它們死得更多;或者他想證明“微波加熱水”無害,就會疏於照管“常規加熱的水”澆的那些植物。於是,他個人的偏好就有可能對實驗結果的客觀性產生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操作者的傾向性帶來,需要讓種植者在不清楚兩種水各是什麽的情況下來種植。
“啊……這也太複雜了……”朋友說。
的確是的,在科學上,做出一個結論需要設計嚴密,操作規範的實驗。而且,嚴格說來,如果上面的實驗發現澆微波加熱的水死掉的植物更多,也還需要更多次的重覆,並且找出它“殺死”植物的原因,才算是一個確切的“科學結論”。否則,它就只是一個現象。這樣的一個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慎重對待,但也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解釋。
就微波加熱是不是會讓食物產生有害成分的問題,科學家們做過許許多多非常嚴謹的科學實驗,去檢測人們所能想到的各種“有害可能”。到目前為止,所有可靠的檢測都沒有發現“有害性”的存在。在這樣的基礎上,科學家們才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微波加熱會危害食品安全”。
作者簡介:雲無心
大陸清華大學生物學碩士、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博士,長期在美國從事蛋白質應用方面的研究。有感於坊間流傳著各種真真假假、莫衷一是的飲食說法,利用自身的專業素養一一查察,發表於部落格,成為網路「科學松鼠會」最受歡迎的作者之一,並長期為《新京報》《瞭望東方週刊》等媒體撰寫專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