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預估,憂鬱症的盛行率將在2020年高居全球十大疾病與傷害的第二位,要翻轉憂鬱、提升幸福感,學者建議,經常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於當下,覺察自己的想法情緒,透過這樣的內觀練習,能漸漸學習選擇、掌握心念,漸漸擺脫狹隘想法的束縛。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院長李玉嬋表示,主觀的幸福來自心念,心念又源於「選擇」,因此,活在當下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功課。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於當下,不批判地、接納地覺察自己的想法情緒,透過這樣的內觀練習,能學習選擇、掌握心念,漸漸擺脫狹隘想法的束縛,將「變化」視為生命整體的一部分,避免「變化」衝擊我們的健康與幸福,並重新與更多可能性連結。
國北護推廣民眾經常自我檢視心理健康,檢視指標除了「擁抱正念」,「建立人際支持」、「追尋自我價值」是另外兩大重要關鍵。李玉嬋說,哈佛大學一項為期75的成人發展研究顯示,相較於名氣、財富、成就等,有好的親友關係、人際關係的人,對於生活更滿意、感到更幸福,建議民眾珍惜老朋友、關心好朋友、結交新朋友;另外,與他人互動時,信任、為他人的成就欣喜、支持他人面對生活逆境、與他人一起貢獻社會、為他人服務等,都能有效提升心理幸福。
在提升自我價值方面,李玉嬋說,早在20世紀中葉,社會哲學家馬庫色就曾在《單向度的人》一書中指出,高度資訊科技發展的社會,可能使得人際間將更疏離,人們單向地追求潮流時尚、迷失自我,成為一個不認識自己、自己都無法信任自己的人。若要提升幸福感,人們應該活出被自己認同、自認為有意義的圓滿人生,建議可先在每一天找一件事感恩自己、欣賞自己,每一天做好一件事來強化自我價值,並逐步建構自己想要的、有意義的人生藍圖,每天朝目標一步步前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