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李淑淑/北市北投】
「老師!我兒子還沒回家!」放學半個小時了,當老師的我聽到此語猛然跳起,順手扛上曬衣竹竿,往學校旁的小水坑跑去,邊喊邊撈邊找。還好,沒多久,家人通知學生已自行返家。這小水塘後來填實了,了卻我一樁心頭大患。
還有一次,帶小四學生去外雙溪濃蔭下小河流戲水,事前先勘察,一切在掌握中。人人玩得盡興,整隊上車回家時,「老師!有人流血啦!」原來被玻璃割破皮。我連忙幫忙擦拭,以隨身帶著的OK繃包妥,還好沒有大礙。
早年,帶讀國小的兒子去野柳,在灣內水淺處玩得不亦樂乎,誰知到傍晚回家,兒子肩背出了滿滿水泡,原來是曬傷。現在,只要親水,一定帶浴巾、塗防曬乳。
更早年,和另一半在海邊沙灘邊走邊聊,順手撿拾大小貝殼。天漸晚,找來時路,卻被潮水淹沒,急忙深一腳淺一腳的,曲折迂迴,才回到岸上,衣褲全身溼透透。
咱家蘇北有句話:「河裡淹死會水的。」戲水雖是樂事,但得處處小心提防,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