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4節氣春分到!宜拜土地公補財庫、迎好運,養生重袪濕養肝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生命智慧

17年前母病逝揮別演藝圈 楊林:不需再討好任何人很快樂

50+

楊林。攝影/陳鴻文
楊林。攝影/陳鴻文

多少年後,楊林不再是歌手了,已成為一名藝術家。

9月中旬,她在麗水街的M畫廊裡,為自己的創作個展〈鏡之外〉揭開序幕,展出的33幅作品中,全為自畫像,然而各自有不同的張力,她是這麼想的:「將自己完全歸零,帶著一顆柔和謙卑的心,按部就班地去學習。」

這天,她的短髮削了層次,略施淡妝,戴著金邊細框眼鏡,寬幅鏡面襯托五官顯得精緻,穿著牛仔褲搭配一襲條紋T恤,上面是塗鴉線條勾勒出的一顆愛心,看上去不免令人想到她的成名曲〈玻璃心〉。

楊林的容貌與歌聲印在許多世代心中,然而她已經很少唱這些經典歌曲了,取而代之是對信仰與藝術的投入。

至今仍有好奇的人詢問:「什麼時候再復出?」光環緊緊跟隨,但息影以來,所走的每一步,是前所未有的踏實,她忽然綻開笑容說,「離開演藝圈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認識我了吧,是他們的爸媽認識我。」她想,走在路上能不被注意到最好,若遇到有人來合照,也不用再撐起「偶像面對粉絲」的外殼,就勇敢拒絕吧。

她正色說:「最主要是我不需要再討好任何人,這是重點,很真實地做我自己,我覺得這真的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

再接著問,跟以前的生活還有哪些差別呢?她忍不住說:「我們不談過去了好不好……」52歲的楊林,確實認真地喜歡現在的生活,也要大家別再頻頻回頭了。

母親到天家去了,從此揮別演藝圈

身為80年代玉女歌手掌門人,選擇急流勇退的轉折點,要從17年前開始──「我的母親到了天家去了」,驟失親人的創痛,讓她不再留戀舞台,決定把生命交託給藝術和信仰。

信仰是她創作的靈感來源,而藝術又是她認為能彰顯信仰的方式,兩者交錯並行,一點一滴滋養了受傷的靈魂。

藝術對於楊林的啟蒙,離不開父親的身影。爸爸擔任國文老師,有一身畫水墨的好功夫,她從小樂得在旁幫忙磨墨,一邊獲得10塊錢報酬。

直到她決定投入藝術創作後,周圍親友起初不看好,老說「這不會賺錢吧」。但比起以往眾人擁簇的明星排場,她更喜歡一個人待在工作室的感覺,「有一點像在密室裡面,跟上帝很親近的禱告對話。」

二姊楊一芳觀察她這些年的轉變:「她生活很單純,幾乎所有時間都在創作,愈來愈知道自己真實的樣子,這些畫裡都有愛。」

大妹楊一梅常到楊林的工作室,鼓勵她呈現內心想法:「過程中產生很多張力,可能會跟許多世俗的東西對抗,有碰撞也有掙扎。」

楊林的工作室裡,約有60多幅畫同時進行,圖中的她抱著愛犬「以勒」。(楊林提供)
楊林的工作室裡,約有60多幅畫同時進行,圖中的她抱著愛犬「以勒」。(楊林提供)

以畫代替「話」,人生更深刻

楊林幾度提到,私底下的自己並不善於表達,能不說話盡量不說。「我曾經有一次在工作室裡,7天都沒有跟別人講過一句話。」她笑著說,互動最多的是問寵物狗狗「以勒」: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刷牙?

因而,自畫像裡的她,總是緊閉著雙唇,唯獨剩一雙大眼睛。至於眼神中傳遞的是什麼,值得讀。

我們問,是否就想以「畫」來取代「話」?她一聽,彷彿找到終於能說明自己的一個陳述,「對,這個好!」她連聲讚許這個小結論。

在這次個展中,展出10幅獨立的「眼睛」——過去常被稱為「大眼美女」,她熟知別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加上有感於言語之間,有太多的誤會和包裝,唯有「眼神是沒有辦法騙人的」,她寧願以這些沉靜如湖泊的眼睛,照進自己的內心。

細看作品側邊,有她手寫如詩般的字句,如「面向陽光/容我的影子/收納起所有感官的快樂」,而她的影子裡,仍留有那些舞台妝扮的日子。

楊林展出10幅單獨的「眼睛」,融合多種媒材,並逐一在側面寫下筆記,圖中文字:「靜默/不是心如止水/它只是以上帝的方式/芬芳我的生命河」。
楊林展出10幅單獨的「眼睛」,融合多種媒材,並逐一在側面寫下筆記,圖中文字:「靜默/不是心如止水/它只是以上帝的方式/芬芳我的生命河」。

「以前學畫時老師常講說,你創作的東西一定要跟你的生命經歷有關係,對我來說,過去在絢爛的舞台上表演,比如這些鑽,沒有人比我更熟悉了。」水鑽、珠珠、亮片、羽毛、金粉,都能成為油畫的點綴,在某個特殊的角度,閃現生命的光彩。

人常以為自己懂很多,其實是一無所知

聽楊林講解作品理念,不時會感覺像在講道,背後又有重生的期盼。

她在聖經裡面,發現許多關於創作主題「鏡子」的真理:「我要表達的就是,人常常覺得自己知道很多事情,懂得很多,事實上卻是一無所知,有限的人怎麼能跟無限的神相比?」

她也透過鏡子來省思,「發現到自己的有限和不足,我因為很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生命課題,我把這樣的經過和心境,表達在繪畫創作上。」

M畫廊主人林曉美形容,對楊林的素描作品感到強烈震撼,「情緒表現得很徹底,她不再偽裝,也不再壓抑或拚命尋求認同,其中一幅像是把妝都哭花了,讓我很心疼。」

素描的自畫像中,同樣呈現楊林深邃的大眼睛,眼周有暈染開的色彩。(楊林提供)
素描的自畫像中,同樣呈現楊林深邃的大眼睛,眼周有暈染開的色彩。(楊林提供)

作品中令人難以忽視的,還有「釘子」的存在。包括以密集的小釘子圖案來蓋章,玫瑰花的刺也是一種釘,甚至以真的釘子直接嵌在畫裡頭。

楊林說明,靈感來自耶穌為世人所釘在十字架上。她曾有一系列「釘子」的創作,名為「非我」,代表是「新造的人」,也如同重生,懂得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此後「釘子」就成為她一貫的繪畫語言。

信仰撐過喪母低潮,學會把自己倒空

她描述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會先讀經禱告,以信仰撐起每一天。

父母在世時是虔誠的基督徒,但家裡一共5姊妹,原本對此相當不耐,當牧師來到家中,就覺得「這些人好囉唆喔」,一坐就是數個鐘頭,還要看他們敬拜讚美拍手,邊幫忙張羅茶水,如果可以,巴不得先開溜。

直到在母親的追思禮拜上,姊妹們哀痛萬分,卻發現牧師和教友們,完全不計較她們過去冷淡的態度,反而在此時給予最大的關懷。

她回憶:「師母會不斷地擁抱我,然後在我耳邊說上帝愛你,哇,我就整個潰堤,覺得他們的愛太偉大了。」

對於母親的離去,因為信仰的寄託,而有了永生的盼望:「我知道他們去哪裡了,有一天會再相遇的,不是嗎?」

楊林陸續到神學院進修,又從盧雲神父的書中領悟:「整個世界都追求往上爬的富貴名利,可是他說,人的生命應該是往下走,就是說完全將自己倒空,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提醒。」

把心裡倒空,也把過去的擔憂恐懼一掃而空,以往對傷害自己的人,必然不會輕易放過,如今她學會饒恕,也為他們禱告與祝福,已沒有什麼是不可承受之重。

「我其實是一個很健忘的人,生命低潮的時候,我很容易忘記,我記得的幾乎都是快樂的事情。」她淡然地說。

楊林排行老三,家人間的凝聚力很強,畫展開幕時,姊妹們各自從外地趕來相挺,5人留下難得的合照,從右至左為大姊到小妹。(楊一梅提供)
楊林排行老三,家人間的凝聚力很強,畫展開幕時,姊妹們各自從外地趕來相挺,5人留下難得的合照,從右至左為大姊到小妹。(楊一梅提供)

慎言是平靜的來源:話說多了,反而不真誠

近幾年曝光的消息中,外界常以「凍齡」、「不老」來形容楊林,但她說自己其實不怕老,「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會經歷,若有人想要抵抗,是很傻的一件事吧。」

年紀、美貌、感情狀態等別人放大關注的角度,對她而言,都已放下,不需要迎合「觀眾」的各種期待,也不用透過說話來填滿空隙,「話說多了其實反而不真誠,也常常會說錯。」如此心的空間也就擴大了。

她的生活模式簡單而充實:一週2次重訓、再去河濱公園慢跑,多半時間都待在工作室畫圖,定期到台藝大或中華福音神學院聽課、寫寫東西、拿起相機拍照,不追劇也不看花邊新聞。

「我是個很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從小到大都是這樣」,一個人的狀態是她的大好時光,懂得和自己相處,更自由地看待世界,才能找到生命裡最重要的意義。

楊林出道時的第一張專輯《我是誰》,走出鎂光燈外,近來舉辦的2場個展,分別為〈我找到我的鏡子〉和〈鏡之外〉,在鏡子的裡外,持續地叩問生命的本質,每一幅畫都是一種答案,更加忠於自己的心。

原文:不再是「玻璃心」!52歲楊林:最快樂的是,不需要再討好任何人

凍齡 慢跑 健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