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生命智慧

所有病人臨終時都會去世?

.書名:最好的告別──善終,讓彼此只有愛,沒有遺憾<br>
.作者:馮以量<br>  
.出版社:寶瓶文化<br>  
.出版日期:2015/07/06
.書名:最好的告別──善終,讓彼此只有愛,沒有遺憾 .作者:馮以量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5/07/06

【文、圖/摘自寶瓶文化《最好的告別──善終,讓彼此只有愛,沒有遺憾》,作者馮以量】

所有病人臨終時都會去世?

醫生告知大家她只剩下二十四小時的壽命,可是,一個星期後她還活著……

我所陪伴的臨終病人當中,幾乎全部都因去世而結案。只有兩位被醫生診斷只剩下一天壽命的病人,卻因病情好轉而出院。

失而復得,順其自然

第一位病人是一名六十多歲、患上末期乳癌的單身女士。醫生告知大家她只剩下二十四小時的壽命,可是,一個星期後她還活著。在沒有被搶救的情況下,她的皮膚從發黃的顔色變回正常的肉色,老太太還能吞食,院方最後鼓勵她出院。

她的妹妹慶幸她擁有那失而復得的健康,可她卻沒有太大的興奮,她只覺得能夠活著,就要惜福。

她的生活之後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和老朋友打麻將,消磨時間。

四年後,她再次被送進慈懷病院,住院一個禮拜後,她離開人間。

當初肚子腫脹、皮膚發黃的過程,她被迫再經歷一次。

她笑說:「老天爺跟我開玩笑,居然要我死兩次。」

她去世後,她的妹妹對我說:「她從來就不怕死亡。死亡什麼時候來,她都接受。這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

既然活下來,學習好好活著

第二位病人是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士,育有一名十六歲的兒子。他患上末期鼻癌,轉介給社工部門,是因劇烈疼痛讓他很想跳樓自盡。

我好幾次嘗試和他交談,結果都被他罵著離開病房。

有一天,他陷入長時間的昏迷,醫生告知家人他只剩下二十四小時的壽命。

沒想到隔幾天,當他清醒時,他竟還能夠喝下幾口牛奶或果汁,接著可以吞食一小片水果、幾口燕麥粥。

兩個星期後,他有力氣移動手腳,每日接受物理治療。

兩個月後,他想要出院,我們繼續為他提供居家服務。

一年半後的今天,他依然健康活著。癌細胞沒有惡化。他如常開車去菜市場賣菜,每天煮飯給家人吃。

雖然他脾氣依然暴躁,不過他的心靈變得柔軟。他栽種盆栽、書寫有關臨終關懷的詩詞,也和兒子談話,甚至在兒子面前落淚,表達心中的不捨。

我坦誠回應:「你愈來愈懂得生活。」他點頭同意。

「昏迷時,你有意識自己在哪裡嗎?」他搖頭。

「你聽到我們的談話嗎?」

「有些話我聽得一清二楚。那些我聽不清楚的,我知道有誰在旁,只是沒能力回應而已。」

「這一次奇蹟般地活下來,你是怎麼辦到的?」

「其實我並沒有想要堅持活下來。既然老天爺不要我離開,那我就要給自己機會活下來。我不怕死,它一點都不可怕。帶著疼痛而活,反而更難受。」

無懼生死,為愛而活

這兩宗病例現象,醫生也無法解釋。不過,我從這兩位病人面對死亡的過程裡,發現三個共同點。

第一、他們不畏懼死亡,也沒有渴求一定要活下來。這無懼與開放的心態,讓他們在過程中無須背負過量的壓力。

他們患病的心態是:期望最好的會發生,不過也要準備最壞的會出現。

臨床服務裡,我看到許多臨終病人想要完全消滅癌細胞,而做出許多過度抗癌的行為。我覺得這樣做,其實會讓他們長期處於高壓的狀態,對身體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第二、活過來以後,他們沒有徹底改變生活形態,而是如實平淡地過生活。這提醒我必須要愛我所創造的生活,而且不斷地創造我所愛的生活,因為這兩者的生活態度同樣有意義。

第三、在陪伴這兩位病人的旅程裡,我目睹他們一步又一步地堅持調理身心。擁有強韌意志力的人未必能夠奇蹟般的活著,可是要奇蹟般活著的病人不可沒有強韌的意志力。

活著並不只是為了自己,也為了那些你所愛的、還有愛你的親友。他們倆異口同聲地說:「如果不是為了家人,我才不要承受這些痛苦。」

感謝他們的出現,雖然奇蹟是如此渺茫,不過它卻真實的存在著。

關於《最好的告別──善終,讓彼此只有愛,沒有遺憾》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學校沒有教,家庭沒有教,我們卻可以預先規劃。

當生命來到終點,你想如何與摯愛說再見?

你想讓摯愛記得你什麼?

你想看見什麼樣的人生風景?

曾經陪伴1000多位臨終病人的馮以量,以31個令人流淚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善終,是每個人都可以規劃與準備的。

特別收錄/臨終的照顧、葬禮的計畫、死後的遺願等30個問題,讓離開的人與留下的人都沒有遺憾。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