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呼籲 幼兒防撞用品須留意化學含量超標
拼接式塑膠發泡地墊、塑膠發泡牆貼、防撞條與桌角防撞套等商品,常是育兒家庭必備的防撞用品。但當幼兒於地墊上玩耍時,其中的可遷移性元素、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甲醯胺以及甲醛等有害物質卻可能經皮膚或口鼻接觸而進入人體,若長期使用品質不佳的塑膠地墊,恐危害身體健康。
消基會與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實驗室合作,進行市售塑膠發泡拼接地墊、塑膠發泡牆貼、防撞條與桌角防撞套等居家防撞商品的甲醛釋出量、塑化劑、甲醯胺含量與多環芳香烴化合物等項目之檢測,檢測結果做為消費者選購幼兒防撞商品的參考,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
9月間,消基會在雙北地區的量販店、居家生活用品百貨、網路購物等販售通路,購得20件樣品。檢驗結果,2件地墊驗出甲醯胺,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1件防撞條檢出高量DINP塑化劑、5件標示調查不符合《商品標示法》等規定。
消基會指出,防撞地墊、防撞牆貼與防撞條等防護商品,是育兒家庭必備的居家用品,但目前法規僅將圖案、數字或文字款之塑膠地墊列為應施檢測商品,而素面款地墊、防撞牆貼、防撞條與防撞桌角套等商品皆未列為應施檢測商品,但無論是素面款地墊或是圖案款地墊,亦或是防撞牆貼或防撞條等商品,皆為幼兒經常接觸的防撞商品。
因此消基會認為,應將素面款塑膠地墊、防撞牆貼、防撞條與防撞桌角套等防護商品皆列為應施檢測商品,強制要求進口廠商或國內生產業者,於商品進入市場前,執行相關商品檢驗,以確保商品品質,讓消費者能安心使用。
圖案、數字或文字款之塑膠拼接地墊已列為「應施檢驗商品」。消基會指出,消費者在選購此類商品時,應購買貼附「商品檢驗標識」的商品,在購買素面款地墊時,應購買中文標示清楚的商品。建議在使用前可先清洗,或是拆封置於通風處一段時間後再使用,使用時應遠離火源及電源處,並避免太陽直射。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免洗餐具有味道正常嗎?能耐高溫?招名威:3種情況不要用!
家居品牌CRATE & BARREL六項退運 因塑膠碗盤不耐酸
沒拔插頭、沐浴乳、灰塵...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詹雅雯首揭罹患帕金森氏症病因 竟是因從小接觸這毒物
台灣0~3歲嬰幼兒 有害物質暴露量最高
精煉植物油含3項毒物恐致癌 研究:棕櫚油最危險
食物容器、洗髮精、化妝品都有!研究:常接觸含PAE日用品增早死風險
北市抽驗美耐皿食品容器 發現三聚氰胺超標
8款抗菌砧板抽測 5款未達標
上月才回收 「克菌寧潔淨液0.5%」再回收4批共4000多瓶
消保處公布快煮水壺品質檢測 3成標示不符規定
KAKAO FRIENDS旗下便當盒餐具出包 不耐酸遭食藥署退運
台中抽驗抗菌潔手乳 3知名品牌生菌數、大腸桿菌超標
驗20件口罩3件含鉛卻難稱不合格 消基會籲訂標準
消基會口罩大檢驗 彩色口罩過關但3成防護效率低於80%
彩色口罩恐致癌 食藥署即起抽驗30件
顏色異常鮮豔就要小心 彩色口罩恐含致癌染劑
塑膠地磚抽驗 三分之二塑化劑超標
你愛吃的在榜上?微波熟食菌超標、健身餐脂肪高於標示
熱銷嬰兒地墊 塑化劑超標數百倍
嬰兒地板塑化劑超標百倍! 綠委籲全面調查
中秋烤肉注意!消保處抽檢烤肉盤 2件溶出物超標
蠶豆症殺手 公共場所擬限用合成樟腦丸
防油紙袋含全氟烷化合物會致癌? 檢測無異常,但出現2情況別用!
日常這些用品都有毒!釋出雙酚A恐致荷爾蒙亂、心肺功能異常
含禁用化學物質「滅蟻樂」 10件環境用藥遭裁處下架
邊境查驗/2款IKEA隨行杯 驗出塑化劑超標
玫瑰洗髮精好香,竟恐含塑化劑!台大化工博士:看懂2認證,避免洗出環境荷爾蒙
塑膠袋包肉、經年累月放冷凍 會釋出毒素嗎?
北市抽驗食具、染髮劑 1件竹筷含聯苯 多件標示違規
猜你喜歡
猴痘全球大爆發「傳播鏈有幾條?」科學家曝真相嚇傻:源自同一人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大疫之下醫療奉獻系列/2015醫療奉獻獎 特殊醫療貢獻獎 從肝臟移植到Covid-19 跨域迎戰新病毒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哈根達斯聲明產品未使用環氧乙烷 食藥署:未收到申訴案
康復者宣言/確診申報不久 通知領關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