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清潔家務、工作或是飲食時,會戴手套保護雙手,消基會針對「市售家用手套」進行塑化劑含量抽查,結果發現20件樣品中,有7件驗出含有塑化劑替代品(對苯二甲酸二異辛酯),另外,9件標示可接觸食品,其中4件未標示耐熱溫度,不符合規定,消基會表示,主管機關應加強監督、業者應明確標示,才能避免消費者買到含有塑化劑的手套。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說,像是塑膠材質的手套,不少消費者在使用時都有所顧慮,擔心材質含有毒物,特別是塑化劑,尤其PVC材質較硬,必須透過添加塑化劑軟化處理後,戴起來才會較軟、舒適,但塑化劑可從口食,或與皮膚接觸而進入人體,都有可能危害身體健康。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說,調查的20件樣品中,有9件標示可接觸食品,其中4件沒有標示耐熱溫度,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6條須標示耐熱溫度規定,攸關消費者安全,業者應依法規定,主管機關應加強抽驗。
消基會提醒,雖然塑化劑替代品未列管,但業者應明確標示,也建議消費者購買手套時,務必挑選有完整標示的商品,另外,用於接觸食品的手套,避免選購PVC材質。
‧77歲母月領1萬多元清貧節儉 兒偷看手機驚見:原來是隱藏版富翁
‧60歲婦甩結縭四十年丈夫「成功爭到房產」面對三大失算超後悔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