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漱口水是智商稅嗎?牙醫師告訴你究竟要不要用以及該怎麼選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一杯水一盞燈 10分鐘影響行醫之路

示意圖。
示意圖。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13年前,當我擔任實習醫師(Intern)輪訓到婦產科的時候,負責工作就是詢問病史、病歷記載、接生時剪臍帶、檢查胎盤、手術助手以及推床。某天晚上我正推著空床,聽到一個顫抖的聲音:「好冷……好渴……」。我瞥過頭去發現是一個剛生產完的媽媽正在床上瑟瑟發抖,我趕緊停下手邊的工作,拿了烤燈並裝了一杯溫水給她,順道問候她幾句後便繼續忙碌的工作。

一封來自產婦的感謝信

萬萬沒想到,這位產婦因為這一杯水和一盞燈竟然在出院後寫了一封感謝信到醫院,這也是我醫師生涯的第一封感謝信。

這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至今仍影響我在遇到重症病童的家屬時,除了解釋病情,也會關心他們「吃飯了嗎?」「有沒有人幫你買?」「身體狀況還好嗎?」,對於在病房內挑食的小朋友,我還會去買他們愛吃的早餐,上班時順道帶來醫院,在參加科晨會之前先把餐點送去病房,幫家長和護理站一起訂餐更是我的日常。

醫病關係的轉移:從契約模式轉型到夥伴模式

近年Kowalski (2023)等學者提出醫病關係為「夥伴模式」(Partnership),認為醫師和患者及家屬可以像夥伴一樣,有著平等尊重及互相著想、體諒的關係,甚至可以關心了解彼此的身心靈狀態。

這學說跳脫了以往Emanuel (1992)提出的四種模式,這模式將醫師視為「醫療與資訊提供者」,換句話說是一種「醫病契約」,少了人的溫度在裡頭。

回到「以人為本」的醫學主題

醫學養成非常重視知識與技能,隨著科技的精進,甚至推出了AI和高擬真教學,利用科技來飾演病人或重現近似真實的環境,讓學生透過科技訓練來解決患者問題,然而就在冰冷的科技盛行之時,醫學另一端開始大鳴大放的題材,竟是安適性(Well-Being)、韌性(Resilience)與善終,這些回歸到「以人為本」和「溫度」的主題。

回想13年前的「一杯水,一盞燈」,一個路過並非對病人醫療有直接貢獻的實習醫師,影響至今帶領年輕醫師時,還是會提醒行醫者,要多注意小細節和保留醫師體貼的溫度,因為你的10分鐘,可能會讓一個病人的不適獲得紓緩,更能在日常中,回到「醫師該有的樣子」。

田智瑋醫師,照片/田智瑋醫師提供。
田智瑋醫師,照片/田智瑋醫師提供。

田智瑋醫師學經歷

2005 – 2012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2014 – 2017 住院醫師, 馬偕兒童醫院

2017 – 2019 研究醫師,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

2019 - 2024 小兒加護病房專責

馬偕兒童醫院急重症加護科主治醫師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

2020 - 2024 馬偕兒童醫院教學專責主治醫師

2024 - 馬偕紀念醫院重症科主治醫師

2023- 台灣大學醫學教育及生物醫學倫理研究所

獲獎紀錄

2017年 馬偕美德獎

2020, 2021, 2022, 2023年度優良教師及優良主治醫師

2023年 親善楷模

→更多資訊  請參考醫師百科 田智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