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接生從不挑時間 張新春見證百年助產史

張新春擔任溪口庄產婆的公文證明書。 記者魯永明/翻攝非報系
張新春擔任溪口庄產婆的公文證明書。 記者魯永明/翻攝非報系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專訪】

台灣最老助產士、嘉義市105歲人瑞張新春阿嬤,重陽節前走完傳奇人生,10月4日安詳病逝家中。

醫療奉獻獎 來不及領取

來不及領取醫療奉獻獎的她,在日據時代擔任嘉義縣溪口鄉第一屆公職助產士,奉獻大半輩子,近半世紀接生生涯,以雙手迎接數千個嬰兒來到世界,見證台灣百年助產史。

張新春的兒子張伏龍說,他與媽媽在溪口街上,常有鄉民走過來說:「我是阿嬤接生的」,還有人說:「我家兩代都是阿嬤接生」。包括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張旭成在內,60、70歲以上溪口人幾乎都是她接生,她的5名孩子則由丈夫接生。

赴日學專業 返鄉當產婆

張新春3歲喪父,在物資貧乏艱苦年代,獨立刻苦,15歲隻身北上,在台北蓬萊產婆講習所讀1年助產、2年護理,考取助產士及護士執照,20歲執業後,又赴日本研讀助產醫學,返鄉服務,是台灣最早的專業產婆。

張新春任職溪口庄(鄉公所),嫁給當庄長(鄉長)出身望族的醫師張進國,生育2男3女,張進國開設存仁醫院,當時「醫師交產婆」傳為美談。

不收接生費 代付轎夫錢

「接生不能挑時間,再危險的天氣都要出門!」在醫療及交通落後的偏僻溪口鄉,新生命報到都得靠張新春,她說,產婦臨盆處於生死交關,「熬得過麻油香,熬不過就四塊板!」

有一次颱風天淹大水,產家雇兩名轎夫到門口叫她,她硬著頭皮拿接生工具摸黑上路。轎夫帶她渡過湍急溪水,順利抵達產婦家,接生出新生兒,她發現產家窮苦,不收接生費,還代產家付錢給轎夫,並煮隨身帶的雞蛋給產婦吃。她說「艱苦人的錢,阮收不下!」

自己坐月子 仍出門接生

她連懷孕、坐月子也不休息,只要有人「叫接生」,她掛念產婦胎兒,顧不得自身安危出門接生。張新春說,有次接生,轎夫途中突癲癇發作口吐白沫,她連人帶轎摔倒,她不慌張,先救轎夫,安頓樹下,再頂烈日快步走到產家。張新春的專業盡責,深獲鄉民信賴。

張新春當時月俸30圓,接生費2角,丈夫過世後,肩負家計,但收入不豐,卻心存慈悲。

算準男女娃 人稱生子婆

張新春還有一絕,能夠不靠儀器精準估算產婦懷孕月期及胎兒性別,被鄉民尊稱「春仔姑」、「生子婆」。接生趣事多,阿嬤說,有次到雲林縣,碰到產婦難產,守產婦家3天,家人誤以為她失蹤,到處找人;有產婦連生多名女嬰,丈夫見妻子又生女,「拋妻別女」出走,她代為照料嬰兒;有次接生1女嬰長了顆牙齒,擔心產家以民俗「鬼嬰」為由拋棄,她偷偷拔除牙齒。

當時接生婆不懂消毒,助產士接生嬰兒,每3天到產家巡查,生產6天臍帶掉落,還要消毒。因為交通困難,她得騎腳踏車、坐轎、坐船筏渡溪接生,產婦生子不挑時間,讓她作息不正常,養成容易入睡習慣,才有足夠精神接生。

看人情冷暖 嘆重男輕女

她幫許多難產婦女度過難關,66歲退休,看盡人情冷暖,感嘆傳統重男輕女,她說,有些丈夫一看到妻子生女嬰,連老婆都不顧甩頭就走,煮雞酒也不願意,「以前的人想生兒子,但很多人最後還不是靠女兒養老!」

嘉義市長黃敏惠於4年前,為阿嬤及其手帕交、同為助產士的人瑞潘蔡蓮女慶生,2名人瑞阿嬤精心打扮,雙手緊握,眼神交會,世紀情緣,讓人動容。溪口鄉長劉純婷去年邀藝術家,以張新春「為人締造幸福」感人溫馨故事,設計「幸福娃娃」文創產品,並找阿嬤接生的9名鄉親代表,向阿嬤子女致意。發表會所在地的客家文化館,就是張新春早年工作的日式衛生所。

嘉義人之光 子代母領獎

行過一世紀,張新春於10月4日晚間安詳辭世。張伏龍說,「母親生前安排後事,在基督教公墓買靈骨塔位」,明天(16日)在貴格會舉行告別式禮拜。

張新春晚年受洗成為基督徒,「福祿壽」俱足的她常說:「感謝上帝恩賜!」阿嬤五代同堂,與長子張伏龍及媳婦住嘉市大雅路一幢透天厝,她記憶好,飲食清淡,但近年心臟不好,左腎手術割除,還摔斷腿,6月時臥病在床。

黃敏惠原定7日送重陽敬老金給阿嬤,獲知阿嬤過世不捨難過,6日到張家弔祭,稱讚張新春獲獎是「嘉義人之光,一生奉獻醫療,遺愛人間!」張伏龍將代替母親領獎。

產婦 胎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