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蘇木春/頭份報導】
63歲頭份鎮民梁德興26年前被診斷腎功能喪失,必須洗腎才能存活,讓負擔家計的他陷入困境,每周三次到為恭紀念醫院洗腎,一度罹患憂鬱症,家人與醫護人員的鼓勵下支持下來,昨天以過來人身分鼓勵腎友要正面思考。
梁德興早期在窯廠上班,工作繁忙加上作息不正常引發腎病,就診時醫師告訴他再不調整生活作息,恐需一輩子洗腎,當時他認為還年輕,吃友人介紹的偏方草藥「調整體質」,不到半年卻因呼吸急促、肺水腫送醫,緊急洗腎才保住一命。
「被宣判終身洗腎真的很喪志!」梁德興說,醫師告訴他每周要回醫院洗腎三次,想到事業剛起步,還有兩名剛上幼兒園的子女,他因長期洗腎無法工作,還好家人支持,妻子擔起家計,直到他病情穩定,找到工廠警衛的工作,才讓自己重新站起來。
他說,在家休養一年半期間一度罹患憂鬱症,多次有輕生念頭,但想起妻小為他的付出,若一走了之是「懦弱的表現」,經藥物控制、多接觸戶外,才逐漸康復。
梁德興退休後,平時種種花草、四處旅行,雖定期要到洗腎室報到,但爽朗態度加上姪女在醫院擔任護理師,被洗腎室醫護人員暱稱「阿姑丈」,他還到處與腎友分享自身經歷,勉勵他人。
為恭紀念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劉翔忠表示,許多民眾認為洗腎是痛苦的,其實腎友與醫護人員配合、適當控制飲食、保持正向態度,洗腎患者也能與一般人生活無異,甚至活得更好。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