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心苑/南市仁德】
當年因為鼻腔腫瘤,做過從鼻孔進入取肉的切片檢查,完成後,醫師又在頭部淋巴腫塊穿刺;日後也做過鼻腔內視鏡,這些檢查動用到刀、針和高科技儀器,有點嚇人,殊不知真正教我毛骨悚然、刻骨銘心的難忘經驗,竟是兩次肉眼檢查。
第一次在高雄某醫院,初診時,醫師聽完我的敘述,弄來一根橡皮管子,不由分說,便往我左鼻孔插入,無視我痛苦神情,將手指伸入喉嚨摸索尋到管子,粗魯地將管子拉出口腔,和鼻腔外的管子綁在一起。
事後我沒問醫師有無看到腫瘤,只忙著拿衛生紙堵鼻血和含在嘴內的血水,落荒而逃,不敢再去。
第二次坐在台北數一數二的大醫院診療椅上,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乖乖地張大嘴巴。
只見醫師拿一只銀色器具往我嘴巴一塞,撐住上下顎,教我閉不了嘴,接著喚來一大群實習醫師,排隊輪流參觀我的鼻腔腫瘤。
費時多久已不復記憶,記得雙頰痠痛到想「咬牙切齒」,卻做不到。只能安慰自己,有人死後捐贈遺體被尊稱大體老師,我有機會當活體老師,好啊,認命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