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蔡宛芳/澎湖馬公】
建國百年的元旦當天,放棄跨年及早起升旗,我的慶祝方式是「捐血」!沒錯,我很驕傲地說:「這是我第34次捐血囉!」
打從18歲時,第一次成功捐血給我正向的經驗,之後每2至3個月,排除生理期、感冒及生產,定期向捐血中心報到。
避免捐血時,因血紅素不足而被「退貨」的窘境,我更注意自己的營養與健康,否則「青呷都不夠啊,還想要曬乾」,那就糗了。次我避免熬夜,睡眠充足,飲食均衡。
捐血前,護士會先進行身體評估,保障捐血與受血者健康。捐血後,護士會親切地提醒:「回去後多補充水份,暫時不要提重物喔!」然後奉上實用精美的紀念品,我覺得備受禮遇,像個貴賓一樣。
接著在捐血站內喝瓶飲料,吃塊小餅乾,看個電視或報紙,像喝下午茶一般,小小享受慰勞自己一下,沒有不舒服再離開,不逞強。
通常捐血過後幾天,就收到捐血中心寄來的血液檢驗報告,有驗肝功能、肝炎病毒等,每半年還加驗膽固醇及尿酸,原來捐血還有這項附加價值,真是賺到了!
捐血助人利己,我愛捐血,已收到三張捐血獎狀的我,打算再累積幾張,用它來布置家裡的客廳呢!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