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肺癆」的結核病,曾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前院長楊思標,一手建立台灣結核病診治、防疫與研究傳承,現在高齡99歲,仍在第一線教學。
每周四晚上,楊思標從台北搭普悠瑪號赴花蓮,周五早上八點準時參加花蓮慈濟胸腔科影像討論會,九點半指導年輕醫師、學生判讀胸腔X光片,30年未間斷。
18歲那年夏天,楊思標健檢發現染結核病,當時結核病無藥可醫,所幸病情不嚴重,住院休養後回復正常。
罹病幸運康復 致力鑽研結核病
升大四那年暑假,再次因病住院,家境不錯的他經營養補充、充分休養,一個月後逐漸康復。罹病經驗影響他選擇鑽研胸腔疾病。
當時日治時期,多是日籍教授,教授常援引德國醫學,上課時也沒有教科書或講義,學生必須拚命抄寫。畢業後,他擔任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內科的無給薪副手,經由師徒制學習臨床經驗。
助手工作包山包海,檢驗病人血液、尿液、糞便、X光檢查等,還要監測追蹤患者病況;到晚上,回實驗室繼續作研究。
當年台灣菁英對戰後醫療、醫學教育與公共衛生政策影響深遠。光復後,楊思標受教育部資助赴美留學,後來接連開展組織台北市胸腔病聯合討論會、爭取亞洲太平洋胸腔病會議在台舉辦等創舉。
為貧病爭專款 密切追蹤服藥
結核病早年無藥可醫,藥物剛問世時,十分昂貴、未能普及。1965年,台灣推動嬰兒接種卡介苗,兒童結核病死亡率下降。不過,山地原住民結核病感染率及發病率均高出平地居民一倍。楊思標不忍病人沒錢治療,持續傳染給部落族人,積極爭取山地結核病防治計畫,後來省政府同意撥給百萬專款支持。
原住民醫藥費解決了,但返家後未遵醫囑吃藥,產生抗藥性、更難醫治。楊思標與學生拿起電話,一通一通打給病人;他甚至請託證嚴法師,請慈濟志工協同關心病患。
直到1997年,台灣實施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都治」(DOTS)計畫,即讓醫護人員落實「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使結核病發生率持續下降。
礦山調查 台灣首份職業病研究
1951年,一位咳血的輪船機關長求助楊思標。楊從痰液培養中發現異樣,經詳細問診、研究,發現是肺蛭蟲所致,蟲體可能來自生食蝦蟹貝類,進一步研究肺蛭蟲在人體的路徑。論文發表於1954年的國際胸腔病學會與1955年的美國胸腔雜誌,是台大醫院臨床研究最早被發表在國外一流期刊的論文之一,更被援引在醫學教科書上。
1952年,他發現三名確診為塵肺病的礦工,懷疑金瓜石一帶有更多礦工罹患塵肺病被忽略。於是,他帶著學生赴金瓜石金銅礦山,為礦工做胸腔X光檢查,結果發現,261名工人,高達92名罹患塵肺病;進一步分析發現,負責風鑽工人罹病率最高、占41%,工作九年以上,罹病率更達84%。
這是台灣最早的塵肺病調查,更是台灣首份工作環境影響疾病發生的研究,對勞工安全提出重大提醒。楊思標領著學生全台走透透,踏查偏鄉,做流病研究,建議防治政策。他的身教深刻影響後輩,被譽為「烏腳病之父」的曾文賓教授,就是他的學生。
熱中醫學教育 傳承X光判讀
1984年,楊思標卸任台大醫院院長,協助草創中的花蓮慈濟醫院,還擔任慈濟護專首任校長。自花蓮慈濟醫院啟業至今,他周周赴花蓮,致力彙整病人病歷與X光片判讀指引,供年輕學子參考。
早年沒有電腦斷層、超音波,好的胸腔科醫師必須練就紮實的理學檢查與精準的X光片判讀技巧。楊思標的X光片判讀能力高超,曾在世界防癆聯盟西太平洋區會議中的判讀競賽奪冠,獲「台灣胸腔X光判讀之父」美譽。
即使今日有了電腦斷層掃描,胸腔X光仍無法完全被取代,因為電腦斷層有高劑量輻射,且費用昂貴,他殷切期盼學生學習判讀功夫,未來更有能力幫助病人。
第28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個人獎之1
楊思標
年齡:99歲
出生地:新竹
現職: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顧問教授
學歷:
● 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院學士畢業
● 日本新潟醫科大學博士畢業
經歷:
台大醫院及醫學院長、名譽教授、紐約州立大學下州醫學中心客座教授、慈濟護專校長、省立台中醫院院長、衛生署顧問、防癆協會理事長等
主要事蹟:
● 鑽研結核病診斷與治療,推動防治工作,作育英才無數。
● 在礦區田調研究肺塵病,提出台灣首份職業病研究。
● 檢查出台灣第一例肺癌病患。
● 籌辦並主持台灣首次國際醫學會議(第二屆亞洲太平洋地區胸腔病大會)。
● 擔任中沙醫療團團長,拓展醫療外交。
● 協助花蓮慈濟醫院與慈濟護專創立。
● 捐贈台大、慈濟醫院新台幣6000萬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