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媽媽請你母湯痛!跟著物理治療師這樣做,解決各種痠痛困擾

每天和鍋碗瓢盆奮戰,還得跟掃把拖把搏鬥,許多家庭主婦做起家事,簡直像在當「全能運動員」。只是這份「運動」沒有獎牌,反倒常常換來「這裡痠、那裡痛」的日常困擾。要是家裡還有毛小孩,幫狗洗澡、扛飼料,瞬間進階成「重量級訓練」,腰背壓力更是直線飆升。

那麼,當痠痛突襲該怎麼辦?除了祭出「孩子來按摩、老公當復健師」的家庭療法,不少媽媽會貼痠痛貼布、針灸止痛,甚至懂得走進復健科,尋求專業幫助,從源頭解決問題。

用錯方法,小心越貼越痛、越按越傷!
從事臨床工作24年,目前任職於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的物理治療師劉雅棻,觀察到家庭主婦最常見的「疼痛排行榜」主要有3類,分別是:手部疾患(如:媽媽手、腕隧道症侯群、網球肘)、下背痛、膝關節疼痛。

劉雅棻解釋,家事雖看似日常小事,卻隱藏著「大量且重複的動作」累積風險。煮飯、洗碗、拖地、掃地、蹲跪姿……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用手出力,或維持固定姿勢,一旦姿勢不良或施力不當,肌肉骨骼就像被「超時加班」,最後只能用急性疼痛來抗議,甚至演變成慢性疼痛困擾。

劉雅棻物理治療師揭開家庭主婦最常見的「疼痛排行榜」。<br />圖/聯合線上製作
劉雅棻物理治療師揭開家庭主婦最常見的「疼痛排行榜」。
圖/聯合線上製作

當身體出現疼痛警訊時,務必「先休息」,接著要找專業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檢查,釐清根本原因。許多媽媽誤以為「只是過度勞累,休息就會沒事」,卻忽略了姿勢錯誤、肌力不足等深層問題。若一味硬撐,反而可能養成更嚴重的困擾。

另外,許多人習慣在急性疼痛期,就直接嘗試熱敷、按摩等舒緩疼痛的做法,劉雅棻提醒:這舉動就像是在火上澆油,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發炎反應,延誤後續治療的時機。

身體痠痛可能來自姿勢錯誤、肌力不足等深層問題。<br />圖/聯合線上製作
身體痠痛可能來自姿勢錯誤、肌力不足等深層問題。
圖/聯合線上製作

「客廳就能做」的治療性運動
針對大多數主婦媽媽的問題,劉雅棻分享兩個「客廳就能做」的治療性運動,幫助媽媽們在家隨時動起來,從根本解決痠痛問題:

一、倚牆深蹲
作用:可強化核心肌群、股四頭肌的肌力。

倚牆深蹲治療性運動。<br />圖/聯合線上製作
倚牆深蹲治療性運動。
圖/聯合線上製作

Step 1. 站直,把身體背部貼上牆面,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Step 2. 肩膀和腹部用力貼牆。
Step 3. 慢慢往下深蹲,腹部核心用力。
Step 4. 大腿90度彎曲,維持10秒鐘。
Step 5. 股四頭肌用力,把身體往上撐直。
建議每組動作做10次,一天做2-3組。

二、手腕肌力運動
作用:強化手腕肌群的肌力,增加手部的穩定度,減少不當的用力
預備動作:坐在沙發上,手靠著扶手並使用抱枕調整手部姿勢,準備1公斤啞鈴或小瓶礦泉水。建議每組動作做10次,一天做2-3組。

手腕肌力治療性運動。<br />圖/聯合線上製作
手腕肌力治療性運動。
圖/聯合線上製作

劉雅棻強調,治療性運動不同於一般的運動,治療性運動是有療效的運動。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評估,找出問題,以擬定最適合的運動方案,可以解決疼痛及動作問題,並能有效預防傷害的發生。媽媽們別再「靠意志力硬撐」,善用幾招治療性運動,做家事時可以施力正確、不輕易受傷,讓健康不再成為日常的隱形成本。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