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養老從二○一五年底,由公股銀行合作金庫打頭陣開辦至今近十年光景,根據金管會至二○二五年第二季的統計顯示,國銀累積已承作九六四二件,核貸金額共五五八億;不過不少行庫主管直言,開辦以來,民眾的接受度仍有限,主因在「繼承」,子女擔心父母的房屋拿去以房養老,當父母往生,子女還不出錢來,就無法繼承房子。
儘管如此,根據大型行庫內部資料分析,這十年來申請以房養老的民眾,在年紀或是貸款金額、成數上的占比,十年間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①高齡化影響,更多人透過以房養老及早準備退休金,找生活費。
申辦年紀上,榜首一直是六十五至七十歲,但相較十年前比率增加了,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這顯示更多的退休族及早在退休時就作好準備。另一方面,八十一至八十五歲也增至百分之十四,則反映壽命延長,以及生命後期錢不夠用。
②房價上漲,借款金餘額增加。
核准金額上,借款金額在五百萬至兩千萬的比重明顯增加,這和十年來房價上漲,借款人可貸款金額也增加的關聯最密切。
③物價上升,需要增加撥款金額。
十年間以三萬至十萬的區間增加最多,除了房價上升使借款人獲撥款金額增加,亦和物價上漲使民眾生活開支增加,需要透過以房養老挹注更多生活費有關。
撥款需求增加,也反映在借款成數上升。十年間,借五成以下的大為減少,在五至七成的占比大增。
💪更多健康推薦
‧77歲母月領1萬多元清貧節儉 兒偷看手機驚見:原來是隱藏版富翁
‧60歲婦甩結縭四十年丈夫「成功爭到房產」面對三大失算超後悔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