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警報器用了嗎?都放在哪裡?」下鄉巡迴時,苑裡鎮長劉育育詢問現場長輩,有一位九十歲的阿伯直接拉開外套,原來他把警報器掛在腰間的鑰匙圈上,可愛舉動令人莞爾。
下鄉巡迴時,劉育育與志工們現場為長輩們擦乳霜,許多長輩談起手上每個痕跡的由來,有人年輕時做工導致扳機手,或是在工廠受傷導致手部變形,劉育育有感而發,認為老人斑應該重新取名為長壽斑,並以長輩的手為題寫一篇鎮長周記。
「想到長輩的笑容,我內心充滿了溫暖。」從社會運動、地方創生、獨立書店到政治素人走進政壇,劉育育談及自己與長輩的互動,認為跟自己的家庭狀況以及大學時期就讀心理系有關。
身為長女,大學開始照顧罹患癌症的母親,也是從大學開始參與社會運動,跟學長姐到「樂生療養院」服務,接觸了住在院裡一群高齡長輩們,也許因此讓她能夠體會各種疾患的老人家。
當年她與夥伴將小巷弄裡的鐵皮工廠改成獨立書店,闢出一個空間舉辦許多在地活動,與居民深度連結,後來跨域辦了一場照顧者的活動,開始涉足社會福利領域,繼而輔導海線一帶的女性二度就業培力,照顧的對象不斷延伸,成為社區發展重要據點,也促使她從地方創生青年,成為素人鎮長。
憶及書店成立之初,周遭都是獨老或是老老家庭,很少看見年輕人,有一回,入夜後有一個阿嬤踽踽獨行而來,原以為是要看書,原來是要對他們說,看到書店的燈亮起來,就會感到安心。如今老人家心裡的這盞燈,她要持續一一點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