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場需求端找技術 看見生技醫療新趨勢
曾經擔任華聯生技、健永生技總經理、生技中心顧問的何志煌博士,從2006年開始,便積極投入人類老化機制的研究,他持續追蹤、分析全球最新的相關論文和案例,希望能找到人類逆轉老化的關鍵之鑰,找到是真正阻止老化的機制,讓細胞恢復年輕、返老還童、治療老化相關疾病,而不只是延緩老化的產生。
十年磨一劍撰寫世界首創計畫
何志煌表示,在募資爭取資源困難重重的這段時間,生技中心特聘專家黃千岳博士一直站在鼓舞新創的角度給予很多協助,很高興終於等到撥雲見日,也很感謝黃博士的一路相伴;黃千岳博士表示,何志煌具有企業家鍥而不捨的精神,設計規畫出最新的mRNA再生醫藥技術,加上生技中心研發和商發團隊的協助,從市場、技術、競爭者分析、技術商化可行性評估、專利地圖分析、募資、股權規劃等,有機會一步步實現夢想。
十年前少有人聽過mRNA核酸藥物
2020年,史丹佛大學也發表類似mRNA再生醫藥的構想,2022年1月,美國一家新創公司也提出類似概念,這家新創公司募集了大量資金;「產業的國際競爭是很現實,但只要能提出好的概念和點子,就有人看見、買單,當然時機點也很重要,十年前沒有多少人聽過mRNA核酸藥物。」何志煌對於自己所提出的mRNA再生醫藥十分有信心,但對於因資源限制而錯失的一些關鍵專利布局時機,卻不免有些遺憾。
何志煌表示,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皺紋等老化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表觀基因的修飾(epigenetic modifications)會隨著年歲增長而改變,使得老年人的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 profile)與年輕時有著顯著的差異,導致細胞老化、器官功能衰退,而逐漸凋亡老化,最後邁向死亡。
他認為,目前全世界的藥物都無法觸及表觀基因的層次,只能消極地緩解老化的症狀,無法從根本解決持續老化的問題,也造成個人健康與家庭、社會沉重的負擔。
透過mRNA再生醫藥 從基因層次修補
何志煌指出,這項研究的競爭優勢,在於針對龐大的為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提出根本的解決方案,為老化疾病和症狀提供革命性的根治方法,不僅能幫助人類延年益壽,且衍生商業價值龐大〪
從市場需求端找技術 看見趨勢
「從市場需求端找技術,而非新技術或技術成熟後再去找到新應用。」何志煌提到一路走來的心得。
他指出,現在台灣的研發建置, 基本上是先資助研發, 再讓科學家或研究人員想辦法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外擴散,尋找應用機會,而讓研究陷入市場需求不明的困境之中。
長期關注國際創投投資趨勢的何志煌表示,「我們應該從創投的角度來看研發方向,市場需求在哪裡,投資標的就在哪裡!」大趨勢正確了,離成功就不會太遠。
Box 何志煌
台大化學工程學士、美國Texas Tech University化學工程碩士、美國Rice University 生化工程博士;曾經擔任生揚創投、華聯生技、健永生技等公司總經理、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台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等職,擅長生技創投並從創投角度解析生技新創產業發展契機,現為生技中心創新創業核心特約專家。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生物相似藥 健保署有條件擴增給付範圍
癌友僅1成認識生物相似藥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少婦家中昏倒留五歲兒 醫師教如何保命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健保部分負擔 可望延後
眼睛沒症狀也會得青光眼!醫:3大高風險族群應補充這食物降眼壓
高醫大團隊研究 傳統中藥「金銀花」有助抗新冠病毒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量能緊繃 醫界籲延後健保新制
醫師法修正 外國學歷要甄試
低血鉀精準醫療 三總3創新獲獎
動物用藥不足 將申請放寬人藥
健保增思覺失調症訪視服務 受惠患者1.9萬人即起上路
香港腳用藥安皮露成分太高需回收 5.9萬瓶全流入市面
入夏日本腦炎高峰期 農政單位籲落實防疫莫輕忽
就醫最遙遠的距離…急診排1小時 高燒嬰不治
6月大男嬰燒到39度不治 父悲痛控醫院排隊1小時等嘸醫
血荒!確診居隔要等28天再捐
全球首例「H3N8流感」於大陸現蹤 我國提升旅遊警戒
全麻手術最怕術後併發症 釀心血管疾病72小時內恐喪命
20分鐘可測出腎臟病!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研發居家快篩
「火神的眼淚」爆破特效推手陳銘澤血癌離世 享年39歲
新竹市30歲以上市民免費癌症篩檢 送尿酸檢測、早餐1份
感恩連倚南教授,對東部復健醫學與慈濟醫學教育的貢獻與奉獻!
世界龐貝氏症日:罕病家庭齊心,期待新治療!
「菸害防制法」公聽會 全國9成家長籲雙禁電子煙加熱菸
高端腸病毒EV71疫苗三期臨床數據 《刺胳針》審查發表
致力縮短城鄉醫療差距 北榮院長首度親赴花蓮示範手術
想做物理治療未經醫師診斷就違法?朝野五版本再修法
猜你喜歡
眼睛沒症狀也會得青光眼!醫:3大高風險族群應補充這食物降眼壓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少婦家中昏倒留五歲兒 醫師教如何保命
肺炎來襲!肺炎鏈球菌致糖友呼吸衰竭!?做好2件事減少奪命悲劇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打三劑疫苗 買防疫保單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辛苦買快篩劑 希望備而不用
大麻到底是不是危險的藥物?專家解析大麻成分與作用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做好一切防護 保持樂觀心情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淡然看疫情 防護做好做滿
使用生物相似藥 我追不上歐美車尾燈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餐廳勤消毒 祈禱別被停業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生物相似藥 健保署有條件擴增給付範圍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
醫師法修正 外國學歷要甄試
癌友僅1成認識生物相似藥
早餐吃對了嗎?/燕麥粥、地瓜沙拉、水果 美味組合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早餐吃對了嗎?/早餐吃得巧 營養又省錢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量能緊繃 醫界籲延後健保新制
使用過量止痛退燒藥當心急性肝衰竭!教你正確使用使用過量,呵護你的小心「肝」
高醫大團隊研究 傳統中藥「金銀花」有助抗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