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奧運殿堂的60公斤級柔道選手楊勇緯,為台灣奪下第一面奧運銀牌,是台灣參與奧運以來第一面柔道獎牌。本屆東京奧運中華代表團隨隊的長庚運動醫學團隊中醫師郭純恩表示,身為隨隊醫師,賽前就常被朋友問到預測誰會最早奪牌?當時她就很看好楊勇緯,除了因觀察他狀況極佳,另一點是楊主要由教練陪練,結果「教練比選手還早來醫務室報到」,教練也透露「他很有機會!」
郭純恩表示,初識楊勇緯是他參加2017年世大運的時候,當時是大一新生,對於柔道很有熱忱,也很注重團隊精神,之後就蠻久沒見。這次楊勇緯初戰奧運前再次回診,這次觀察到他整個人變得更加穩重,對於奧運雖然緊張,但仍能確認自己已經準備好了。
楊勇緯為黃金計畫選手,國訓中心是以防護員程心儀,為長期、主要的照顧人員。郭純恩表示,回診時防護員也陪同,因此醫師除了選手主述,還有客觀評估可以參考,有助於在短短兩三次回診的時間內,給予選手最效率的幫助。
「親朋好友都會問我,預測最先拿牌的人是誰?我都會說覺得勇緯不錯。」郭純恩表示,除了因為比賽時間比較早,還有郭純恩對於楊勇緯陪練員的觀察,也就是楊的教練。郭純恩表示,這次因為疫情,安排陪練都也有限制和嚴格規定,所以勇緯練習時常常只能把教練摔來摔去,結果「教練比他還早來看診。」
郭純恩說,當時醫務室還在整理,教練就來看診了。「我問他怎麼這麼早,他說『因為我要被勇緯摔啊』」郭純恩笑說,這位教練也是有點資深了,要陪練真的很辛苦,但教練說,楊勇緯雖然是這個量級的第八種子,但由於採取積分制,「勇緯參加對戰紀錄都是勝」,所以教練來治療時就說,覺得楊非常有機會奪牌。
「勇緯出發前狀況就很好,心情也很好,每次回診完回去,練習的感受也很好。」郭純恩表示,隊醫有兩個主要角色,一則是安全防護,特別是發生急性狀況時,例如骨折這種嚴重事件,隊醫都要跟著去賽會指定的醫院,共同處理緊急狀況。郭純恩身為中醫,主要角色則是恢復疲勞這方面,讓選手比賽訓練可以更任順利。
例如雷射針灸,就選手們接受度很大的項目。郭純恩表示,雷射針灸是使用「低能量雷射」,每平方公分能量密度低於10焦耳,介於遠紅外線和近紅外線之間,完全無痛而且不會殘留針感。肌肉使用量大的選手使用後的回饋是,肌肉很疲勞,以前針灸之後會感覺肌肉變軟、不好出力,但改成低能量雷射針灸,療程中不會痛,療程後恢復速度加快,肌肉雖放鬆,卻沒有針灸後的酸軟感。
這次國訓中心安排的醫療團隊,細節都有貼心考量。郭純恩表示,這次奧運隨隊的醫師都是在國訓中心的駐診醫師,也有安排安排原本照顧他們的防護員、物理治療師,選手會比較放心來就診,有不舒服時不需要隱忍。這次帶去日本的儀器也是平常國訓中心用的。
除了現場人員,奧運選手還有遠距醫療的照顧。郭純恩表示,這次也帶了「遠距醫療」所需的儀器,等於是把「隊醫最大化」,現場為選手照了超音波等影像,可以立刻傳給相關科別的醫師,讓專科醫師提供很好的建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