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被性侵害案件常隱身見不得光,有通報的案件僅是冰山一角,大多的「黑數」孩子得背負創傷成長,根據資料推估,台灣有九萬名兒少暴露在性侵風險中,又以「熟人性侵」為主;心理師呼籲,別只會要孩子保護自己,「責任在我們大人身上」。
台灣兒少權益暨身心健康促進協會指出,據衛福部統計,二○一九年性侵害通報案件,八一六○位受害人中,有超過一半是兒童和少年,比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代表每天有十四名兒少受到性暴力威脅、每一點七小時就有一名兒少疑被性侵。
可怕的是,兒少性侵害案件隱藏極大黑數,是通報案例的七到十倍之多。學者分析,兒少性侵盛行率為百分之二點五,以二○一九年的兒少總數來推估,台灣至少有九萬名兒少暴露在性侵風險中,對比當年通報數,黑數是十倍以上。
兒少權心會去年成立「全芯創傷復原中心」,服務兒少時期受性侵害的成年人,大部分都是「黑數」;值得重視的是,十二歲以下兒童被性侵害多為「熟人」,加害人包括父親、鄰居、保母、老師等,輔導個案中受害兒童年齡大多發生在幼稚園、國小階段。
心理師黃怡禎指出,過去都要孩子自我保護、小心陌生人,其實對十二歲以下兒童來說,危險的不是陌生人,而是最親近的人,「面對最親的家人,孩子要如何防範?」
她說,曾遇過家族中阿公、爸爸都會性侵,且都未被揭發,也遇過爸爸性侵女兒、妻子的姊妹,最後因女兒懷孕,事情才曝光,「這些不是八點檔戲碼,而是真實生活。」
兒少性侵害案件不易曝光,兒少權心會秘書李姿佳指出,主要是孩子被要求「不能說」、「不要亂講話」,要求孩子隱忍,再者是孩子年紀太小不知道對方行為是錯的,通常是孩子有意識,或學校老師發現學生行為異樣,兒少性侵案件才被揭發,鮮少是家人揭露。
她說,很多當事人小時候只覺得叔叔、伯伯特別喜歡抱、摸,長大學習健康教育,才驚覺被摸胸不舒服,「很多創傷也就在有意識時才產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