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醫材極端值竟變建議售價 醫改會:七成品項直接漲到頂

左起為醫改會副執行長林雅惠、台灣病友聯盟常務理事吳鴻來、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王梅影、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記者邱宜君/攝影
左起為醫改會副執行長林雅惠、台灣病友聯盟常務理事吳鴻來、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王梅影、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記者邱宜君/攝影

健保署原訂定八大類差額醫材收費天花板,引發醫界反彈後,改由醫學會訂定極端值為上限,健保署並承諾會公佈漲價歷程,不過後續未公開。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自行調查比價網上531個差額醫材品項,結果發現半數都漲價,高達67.7%漲價品項直接漲到極端值,其餘三成漲價品項也趨近於極端值,極端值儼然變成「建議售價」,呼籲健保署應說明。

另外,真正用過比價網的民眾僅5%;調查也發現民眾最想知道的事情是自費醫材到底哪裡好,醫改會呼籲衛福部應苦民所苦,修正現有醫病共享決策機制的不足,保障民眾知情權。

醫改會在健保署9月公布相關政策之後開始分析,11月完成531個品項的價格變動情形。醫改會執行長王梅影指出,半數品項(54%)提高價格,漲價品項中近七成(67.6%)直接提高到極端值,另外三成也是直接趨近於極端值,代表極端值已經變成建議售價。其中一家醫院之人工髖關節,價格從1萬1960元直接漲到4萬2200元,漲幅高達252%,使用率第二高的塗藥支架和生物瓣膜也是漲價多、降價少,支架漲價39項、降價36項;瓣膜漲價29項、降價14項。

王梅影表示,健保署九月曾說要公佈漲價歷程,後來卻跳票,結果靠民間團體自己調查,才釐清有上述情形,這其實是政府責任,呼籲健保署應善盡說明義務。另外,醫改會針對533名近三年曾經自費就醫的民眾進行調查也發現,健保署和醫學會雖然立意良善,設計了比價網和極端值,希望民眾不要多花冤枉錢,但民眾根本不買單,就算醫材定價風波被媒體熱烈報導,僅5%民眾曾經用過。

另外,雖然各界常提到私人保險有助民眾負擔自費,醫改會調查發現,只有不到一成民眾,因為私人保險給付而選擇自費,反而有近一半(47.8%)民眾因自費醫療費用造成自己和家人的經濟負擔。對於同醫材在不同醫院的費用比較,民眾並不那麼感興趣,民眾優先考量的其實是自費品項是否適合自己?自費到底哪裡比健保更好?預估收費金額是多少?自費品項的副作用和風險?自費同意書的內容是什麼意思?

台灣病友聯盟常務理事吳鴻來表示,沒人希望手術失敗,病人最在乎的未必是價錢,反而更想知道如何做出對自己比較好的決定。現在坊間自費醫材同意書,有的是太過簡略,連中文品名都沒有,另外則是有些太過專業,密密麻麻的專業術語,民眾根本看不懂。

吳鴻來指出,很多需要考慮差額醫材的病人,是在緊急就醫、措手不及之下要做決定,沒有時間可以查閱資料,結果長久下來病人習慣被動接受,不扮演更主動的角色,這非常可惜,其實很多醫病溝通的誤會是可以避免的。呼籲民眾也要積極了解醫療的不確定性,政府也應該更積極教育民眾如何看病,促成良好的醫病溝通、共享決策的機制。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健保署應確實查核比價網資料的真確性,並且提出醫材比價網極端值訂定的「影響評估」,例如這次漲價多的是哪些品項、哪些層級的醫院、幅度是否合理,如果使用量大或是病人多的公立醫院,應該要進一步商榷和討論漲價的合理性。劉淑瓊也建議,健保署應該、逐步將自費或差額使用率高、符合效益的項目逐步納入健保給付,才能真正促進民眾使用新醫療科技、減輕治療負擔。

自費醫材 自費醫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