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就醫自費名目多,少數不肖醫療院所趁機動手腳A健保。有民眾到中醫診所自費埋線減肥,診所卻向健保申報「關節痠痛」;到西醫自費服用減肥藥物,診所又向健保申報「便秘」、「代謝症候群」等疾病兩頭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部分醫療院所詐領健保花招翻新,從過去多為刷健保卡換營養品,轉為虛報費用。
醫改會最近整理醫療院所詐領健保的手法,以往有醫療院所以換營養品等讓民眾刷卡換物,或是虛報人頭「假住院」的方式「退燒」;近來,自費虛報健保成為常見A健保手法。
醫改會研究員趙孟捷說,時下流行的減肥、醫美,健保沒有給付,民眾已花數千元進行療程,卻有中醫診所以治療「關節痛」、「睡眠障礙」為由,向健保申請給付;西醫減重則以「暴食症」、「代謝症候群」、「便秘」等項目,向健保申請診療費用。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現在就醫自費項目繁雜,醫療院所要求需自費,若一次一、兩千元,金額不大,患者多半不會懷疑醫師;就有民眾長疣,皮膚科醫師要求做自費雷射治療,實際上仍然是進行健保有給付的電燒、冷凍療法,既向健保申請給付,又向民眾收費。
健保署違規查處任務小組專門委員吳玲弟表示,進行醫美療程時,民眾報到時還是會先出示健保卡,有些醫師則會假借青春痘或皮膚過敏等理由,向健保申報費用。
除了在自費項目上動手腳,盜刷健保卡也是常見手法;滕西華說,有醫師利用病人看病後兩周回診,趁機多刷一、兩次健保卡,假裝期間內病人曾就醫忘記帶健保卡需補卡,患者根本不會發現;後來因為醫師「呷好鬥相報」,還把這招教給其他同行,有人看不下去才檢舉。
【2014/08/30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