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婦女生產前要不要先和醫護人員訂定「生產計畫書」,引發助產團體和醫界對立。助產團體日前推動「生產計畫書」,讓產婦可約定生產時拒絕內診、不執行會陰切開術等行為;但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出面強烈反對,指這樣的計畫書讓產科醫師搖頭,因為生產過程可能有許多風險,不應盲目訂立醫師與產婦間的「不平等契約」。
由助產團體提供的生產計畫書,對於待產房、生產姿勢、胎心音監測、內診、會陰撕裂、以及進產房攝影等,都讓產婦事前一一提出要求,白紙黑字立下契約;並要求衛福部將生產計畫書列為未來醫療評鑑項目之一。
但計畫書內容卻引起婦產科醫師反彈,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特別舉行記者會,秘書長黃閔照批評,現有版本是「仇視」婦產科醫師,也偏離產科醫療照護主流;醫療不應該契約化,萬一發生不可預期的狀況,到底是要照著契約處理、還是醫療專業走,可能讓醫師綁手綁腳。
例如為追求人性化生產,計畫書中要求,醫院應安排產婦從入住生產、分娩到產後恢復都在同一間的「樂得兒」產房;但黃閔照說,並非每一家醫療院所產科都有相關設備。
計畫書中還要求,生產時不採用現行常用的產婦仰躺床上、雙腳架高的姿勢,而改以側臥、蹲姿等其他姿勢;同時產婦還可拒絕以閉氣用力的方式呼吸,也拒絕醫護人員以推肚子、利用產鉗等方式介入分娩。
但黃閔照說,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產程進展,適當介入,產婦完全拒絕閉氣用力、推肚子、真空吸引等輔助生產方式,可能導致危險;他也說;計畫書中還要求不內診,請醫護人員觀察肚型,也讓產科醫師很難評估產程進展。
黃閔照也說,新生兒、產婦只要一有問題,產科醫師很容易挨告,如果再訂立不平等契約,恐怕使得產科人力更加雪上加霜。
【2014/07/24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