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廖明義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詹廖明義
【文/詹廖明義提供】
在普通病房的病人,假設突然發生病情惡化時,在病床旁的家屬或主護會想到什麼?
當然是趕快叫人或連絡醫師前來處理或處置!
此時如果負責評估的醫護人員認為事態確實有夠嚴重如:休克、昏迷,可能就會(建議)轉入加護病房(ICU)做進一步的診療。
這個緊急狀況時的應變機制,理想而言,應該是由一個在快速反應系統(RRS)底下成立的團隊(RRT)來執行,其成效可能最好,但大多數的國內醫院目前都辦不到,大家只好認了嗎?
沒人擔心到底要依據什麼基準運作緊急狀況的處理,才能預防被控「救命不力」(Failure to rescue)呢?
換言之,起動這個又稱為緊急醫療小組(Medical Emergency Team,MET)的基準或條件,通常是要符合一些臨床數據(Calling criteria),或出現嚴重且可能致死的症狀稱為Killer Symptoms。
所以這些在病情惡化中呈現的生命徵象及臨床警訊症狀,也常被用來判斷到底病人需不需要緊急入住ICU。
所謂生命徵象(Vital Signs),早就從南丁格爾的時代,把古典的4種Conventional VS,即TPR + BP(體溫、心跳、呼吸次數 +血壓)傳承至今,可能已是人人皆知。
但1995年美國疼痛醫學會發明的Pain as the 5th Vital Sign(疼痛=第5生命徵象),可就不是所有醫護人員的常識。
根據學者Sebat等人(2009)所提倡的 「Ten Signs of Vitality(縮寫為10 SOV)」,雖然簡單又實用,但就更不為人所知了。
除了前述的5種VS以外,還有血氧飽和度(SPO2)、尿量、意識狀態(Level of Consciousness)、毛細血管再充滿時間(Capillary Refill Time,CRT)及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ScvO2)等5種,總共10種。
其中只有體溫及疼痛不一定會在早期產生變化,值得評估者多留意。欲知更多者,請至www.kritikus.org 搜尋。
同樣是10個VS,在網站上www.chacha.com也有宣稱10 Vital Signs的說法,幾個不同的重點,分別是:
*瞳孔的大小(Pupil size)
*血糖值(Blood sugar)
*情緒不穩或精神不適(Emotional distress)
*皮膚表徵(Skin signs)。
此Reference的發表者不明,也似乎沒被研究院內急救制度(MET/RRT)的學術團體正式採納,但能在關鍵時刻監測或取得更多病人的訊息,其實也是有益無害。
目前美國據說有大約四千家醫院已經導入,此外英國、加拿大、紐澳、北歐及日本,也都很積極推廣MET的概念。
從代表性的文獻(Jones, DeVita, Bellomo,Sebat)中,大致可以把這些概念及有問題的生命徵象數據化並總結如下:
1、照護者會擔心該病人的病情
2、呼吸數每分鐘8次以下或30次以上
3、氧氣吸入下的SPO2低於90%或ScvO2低於60%
4、心跳每分鐘40以下或130以上
5、血壓(收縮壓)90mmHg以下
6、體溫低,四肢冰冷或CRT大於3秒
7、急性的意識變化
8、尿量每4小時小於50mL
如能將以上的多種項目做綜合性的評估,其敏感度(Sensitivity)及特異性(Specificity)可望達到90%以上,因此對惡化中的「At-risk」病人,如醫療團隊(MET)也能發揮合作的默契,相信就能做到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對醫療品質的提升必有莫大的助益!
★詹廖明義「病人安全文化塾」blog:http://blog.udn.com/ptsafetyrm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