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切肝、切腎、摘取攝護腺,機器手臂在外科醫學領域能做得愈來愈多!台大醫院最近完成亞洲第一例機器手臂腎臟移植手術,傷口僅9公分,患者術後醒來後,相當驚訝,因為不覺得疼痛。
60歲的游姓婦人,疑似罹患紅斑性狼瘡,而造成腎衰竭,腎臟功能嚴重退化,五年前開始接受透析治療,如果沒接受腎臟移植,就需終身洗腎。她51歲的弟弟捐出腎臟,進行移植手術。
在台大腎臟移植團隊建議下,游姓婦人接受機器手臂移植手術。手術時間約5小時又30分鐘,與傳統外科手術差不多,但傷口只有9公分,比一般外科手術的20公分小得多。7月27日進行手術,8月7日出院。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蔡孟昆表示,腎臟移植手術發展迄今已50年,技術卻遲遲無法改進。例如為了放進腎臟並讓醫師雙手得以在病患腹腔內活動,病人腹部傷口幾乎都有20公分之大。
蔡孟昆解釋,傷口一大,就容易引發疼痛;傷口張力過大則會造成傷口疝氣。種種因素加起來,會延長病患住院時間,也增加術後感染機率。
相較之下,機器手臂運用在腎臟移植就有許多優點。蔡孟昆以「極小空間來完成艱鉅且精細的手術」來形容這項手術的突破。原因在於機器人手臂的操作空間較小,迴轉角度卻相當大。
手術過程中,操刀醫師與病患都位在同一間開刀房中,距離約5公尺。由蔡孟昆操控機器手臂,透過螢幕進行顯微縫合手術,難度超高。病患旁有另一名主治醫師照護,監看各種生理資訊。
蔡孟昆樂觀地表示,透過機器手臂及網路,可以完成遠距離外科手術。未來,台商如在大陸遭遇重大意外,亟需動刀,台灣醫師可在台灣指揮操控,由機器手臂在大陸實際進行手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