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陳俐君/台北報導】
「醫師,如果雷射近視手術這麼好,你為什麼還戴眼鏡?」許多病患常詢問眼科醫師,懷疑雷射近視手術的安全性;非正式統計,台灣已有上百名眼科醫師以身試「術」,包括眼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林浤裕、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朝凱等人,術後至今都無異常。
不過,也有很多醫師選擇當「四眼田雞」,認為需把手術風險與個人需求一併考量。
張朝凱指出,多年前在美國進修時,因左眼近視一百度、右眼近視五百度,兩眼有視差,因而接受右眼雷射近視手術,十多年來視力很穩定,還可幫病人手術。
林浤裕也是兩眼不等視,左眼近視約四百度、右眼視力正常,兩眼視差大,平常只靠右眼視物,因此在秀傳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就接受RK(輻射狀角膜切除術)。他說,如今雷射手術比以前的RK手術進步甚多;他術後左眼視力也恢復到一點零,夜間開車沒有眩光問題,連為病人動近視手術都游刃有餘。
但是,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林純如有不同想法。國二時,左右眼各近視約五百度;讀大學時愛漂亮,曾戴過一陣子隱形眼鏡。入社會後,因考量看診、手術時間長,擔心鏡片吸附角膜太久,易讓眼球乾澀,現在除了運動或出席開會等正式場合,考量活動方便與整體造型時,會偶爾佩戴隱形眼鏡外,多數時間,仍靠眼鏡看世界。
「我的工作是靠眼吃飯,不容許手術風險!」林純如指出,包括眼鏡、軟硬式隱形眼鏡,甚至雷射手術等,都是矯正近視好方法,每個人可依自己需求,選擇合適改善視力方式。但她提到,包括雷射手術在內,沒有一項手術是零風險,患者得承擔包括手術感染等潛在危機,「就算手術失敗機會不到百分之一,我也不願冒此風險。」
也是「四眼田雞」一族的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醫師蔡悅如說,從小學四年級戴近視眼鏡以來,已超過〺年。長年操作眼科手術,過程難免濺血,「戴傳統眼鏡工作,不但不用怕忘了拔隱形眼鏡傷眼,還能保護眼球,阻擋手術飛濺上來的血。」
蔡悅如以「印表機」比喻,機器不論解析度高低,都能列印影像,「乍看都很清楚,但細論品質,高解析度絕對較佳!」她強調,近視度數不論多深,只要未受手術矯正的角膜,不論戴眼鏡或隱形眼鏡,都能在鏡片輔助下,保有原始的最高解析度;而雷射手術過的角膜,不論是否成功,手術都會角膜上產生介面,「若硬挑剔視覺解析度品質,手術過的角膜,解析度品質絕對比不上未做手術者」。
林浤裕強調,雷射近視手術應無安全的問題,否則他不會拿自己的太太及妹妹來開刀,而且「自己就是活廣告」。在桃園開業的眼科醫師朱智盟,則是在八年前由林浤裕幫他執刀,他也說,這些年視力恢復正常,未曾出現後遺症。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