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特稿】
台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決定停做LASIK手術。他的舉動,雖可能引來眼科同業的抨擊,甚至引發論戰,但國內醫界更應趁此機會,放下利益和門戶之見,重新檢視醫療行為的適切性,才是病患之福。
蔡瑞芳是國內眼科醫學界的行動派,早年服務於以管理見長的長庚體系,他停做雷射手術的舉動,雖經長時間的思考,卻仍會對國內醫界帶來衝擊。但進一步思考,衝擊的陣痛過後,有時反而會帶來正面效應。
例如,十多年來,在健保逐漸緊縮醫療給付的大環境下,每次手術收費從3、4萬元到7、8萬元不等的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幾已成為很多眼科醫師的最愛,標榜提供這項手術服務的眼科連鎖診所紛紛設立,大動作招攬病患的同時,醫療和商業的界線變得模糊,醫療已漸漸失去救人淑世的高貴情懷。
如今,蔡瑞芳率先投出一顆震撼彈,不管醫界如何因應,不論是否跟進停做雷射手術,都要認真思考在利益之外的醫德、檢討相關手術如何更周延完善;也讓民眾知道,再進步、再安全的醫療技術,還是有其風險性,就醫前要更審慎評估醫療院所和醫療項目,捍衛自己的醫療權益。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